close

陰曆八月十五的今天,也就是一般俗稱的「中秋節」。這一天在台灣,自從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廣告之後,烤肉已經逐漸變成中秋節的全民運動。而政府在管不住的情況之下,乾脆開放特定空間讓民眾在今天烤肉烤得夠。同時也是在這一天,住在中國的人則以家族團聚,說著嫦娥的故事並吃著月餅和柚子,邊賞月邊來慶祝中秋;而在韓國,今天則是路上擠滿了返鄉遊子,因為本日是個必須歸鄉祭祖,歡慶豐收的重要節日。雖然慶祝的方式不同,但共同的一點是:今天是居住在這幾個不同地區的人,家族團聚的重要日子。

但,或許你曾聽過這樣的說法:「韓國人說什麼都是他們的,端午節是他們的,中秋節也是他們的,什麼都是他們的!」甚至更激烈的說法:「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發明的!中秋節也是他們發明的!什麼都是他們發明的!!!」只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出現呢?


韓民族的我們意識

 
 韓國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講的一個詞,就叫做우리(其發音為wuri,烏利)這個詞在韓文中是我們的意思。對韓國人來說,很多東西都可以冠上我們這個字,用我們來當形容詞。因此,像是우리 나라(我們國家), 우리 학교(我們學校), 우리 회사(我們公司)……其實,到此為止這些用法都還可以理解,但是韓國人還很習慣對著其他的人說: 우리 (我們家), 우리 남편(我們老公), 우리 집사람(我們內人)……這就有點奇怪了。因為說話者的老公或老婆,並不應該就是聽話者跟說話者共用的老公和老婆啊!只是,這樣的語言表現,其實反應出一個特性,那就是:韓民族是一個「集體意識」很強的民族。
 

Google play 裡面的 app:僅是為了給十幾歲(少年)所使用的SNS,"우리끼리(我們這群)" Ding~
 

屬於阿爾泰語系的韓文,在語言的使用上有所謂的「敬語跟半語」的規範;而韓民族在集體性之中,又保留著很原始儒家的差序格局的傳統思想。因此,這樣的差序格局使得年紀長的人,可以對年紀比他輕的人使用教訓式的口吻說話;而年輕人也得對年長者表現的畢恭畢敬。因為在韓民族這個群體之中,年長者可以將年幼者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一般來教訓;而年幼者也必須把年長者當成我們自己的長輩一樣來尊敬。是以,在韓國,只要被認為是自己人而不是他者、是韓民族的而不是其他民族的人,就會被歸類在「我們」這個集體框架之中。

 

"我們"的觀念,對韓國在保護傳統文化上的影響


而這種對「集體的」,以及對「年長的」共同尊敬心裡,也使得「從很久前開始」(옛날부터),成為韓民族們很喜歡用來強調我們所擁有的文化事物的開頭。因此,即便其文明與文化或許曾大量受到其他民族的影響,但不論其原始由來為何,這些被韓民族認為自古以來的東西就都會被說成是我們(韓民族)的

事實上,韓國對於有形和無形文化財的保護與管理,是聞名於世的。雖說,被列為國寶一號的南大門被人縱火燒毀,透漏韓國在文化財管理上的形式主義缺失,但至少在法規的制定以及管理造冊與編目上,仍是著力甚深。而目前,韓國對文化財的管理,主要是由政府的一級機關文化財廳來主管。

其實在大韓民國建國之後,文化財的管理一開始是交給「文教部文化局教導科」來統理,而1955年為了處理從日本殖民下所被管藏的舊皇室文物,而將之改組為「舊皇室財產事物總局」,同時又在「文化部」下又設立了「文化保存科」。1961年十月,「舊皇室財產事物總局」與「文化保存科」的業務合併,而以「文教部」之「部外局」的方式,設立了「文化財管理局」。在1999年五月之前,皆以文化部部外局的位階來存在,一直到1999年五月之後,才正式成為獨立的政府機關:「文化財廳」。 
 

韓國的「有形文化財」與「無形文化財」
 

韓國文化財廳亦有中文網站,其中整理並羅列了韓國主要的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而韓國觀光公社的網站中,亦有雖不完整,但也算不錯的整理。今日韓國如何用心的推廣其有形與無形文化,還可以從其努力地申請聯合國的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來看出。特別是在聯合國在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後,韓國每年都積極地依照其申請基準與時程來申請所謂的「具代表性的人類無形文化遺產名單」。

因此在2008年開始宣佈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名單開始,至2011年這四年之間,全世界共有267件無形文化財申請通過,其中通過申請案數目的前三名國家,分別是中國的三十六件,日本的二十件,以及韓國的十四件。很明顯地,若單純就國家人口數的比例,還有文化本身的廣度與深度來考量,韓國在善用遊戲規則之下,能累積出如此之豐碩成果,實在是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
 

聯合國社科文組織所整理,各國無形文化遺產件數的密度圖。其中,中國有36件,日本有20件,韓國有14件。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所以沒資格參賽


 他者對韓民族"凡事說我們"的觀感


但在韓國所申請的無形世界遺產中,最另華語世界感到不舒服的,便是其在2008年所申請的「江陵端午祭」。事實上,韓國申請江陵端午祭作為無形文化遺產,主要目的並不是要跟中國爭說端午節是韓國的,而是希望借助UNESCO的力量保存其文化傳統的習俗,同時亦藉此宣揚其傳統文化。這種作法,非常符合韓國想要透過 C-Korea 計畫(文化韓國),提昇國際社會中韓國國家形象的國家戰略目標。

由於無形文化遺產的申請有一定的準則與標準,並且每年增修申請條件,因此,若僅以這一天中國人都吃粽子,且都比賽划龍舟這類的普遍又不特定式的全稱敘述,是無法申請成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因此,觀看中國在2009年申請到「龍舟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其世界無形文化遺產時,對龍舟節所做的敘述字句,便可發現必須將此種文化習俗與特定的族群與特定的區域做結合,方較易通過審查。同樣的道理,這也是為何直至今日「中秋節」並不在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之列的緣故。因此,韓民族在江陵地區,的確是保留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慶典習俗,所此才得以以「江陵端午祭」的名義,通過申請成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之一。

順帶一題,由於一開始的條件設定比較寬鬆,所以在前兩年申請到的案件數目很多,但隨著標準加多,2010與2011年申請到的數量明顯變少。而韓國在2008年申請到三件,2009年五件,2010年三件,2011年三件,其實每年申請到的數量都還算穩定。另外,還有一件頗唯有趣的事情是,在2009年時,中國以「中國朝鮮族的農樂」(Farmers’ dance of China’s Korean ethnic group)為名,把「農樂」這個韓民族的傳統舞蹈習俗,申請成為中國所擁有的代表性人類無形文化遺產。 


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歷年申請成功數量以及各項目類別數目的統計圖

 
所以回過頭來看,韓民族要去申請通過江陵端午節,是因為其在陰曆的端午這天,在江陵地區有一個自古流傳下來很特別的祭典。這並不是韓國人想要主張與宣稱端午節是韓國人的;或是端午節是韓國人發明的。然而,韓國人的語言習慣,導致他們會把這類的文化傳統說成是我們的端午節,因此,身處中華文化圈的人聽起來就像是韓國人在說:「端午節是我們韓國人的」。接著就會又被轉化為:「端午節是我們韓國人發明的。」其實,韓國人只是要講我們的”江陵端午節是怎樣怎樣,而不是要說端午節是我們的,或端午節是我們發明的。同理,今天的中秋節也是。
 
 

中秋節在韓國被稱為秋夕(추석),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但對韓民族來講,他們並不曉得我們熟知的嫦娥奔月的傳說,也不會看著月亮想著搗藥的兔子或砍樹的吳剛,更沒有吃月餅和柚子的習俗。而韓國在這一天吃烤肉的人,也不會比平常時還要多。在長久以來歷史的演進之中,在韓國,秋夕這一天變成了會吃松餅,感謝秋收,並且得要返鄉祭祖的重要日子。只是,韓國人到了中秋這一天,還是會說我們秋夕如何如何,但這對於華語世界的人來講,這種我們的全稱式宣稱,卻又變成好像「韓國人以為中秋節是他們發明的」宣示與影射。

 

我們該如何看待韓民族的愛強調我們


事實上,如果瞭解韓民族的語言特性以及文化傳統,就會知道對於他們這種我們式的宣稱,其實是不用太在意的。自古以來周圍便被中華帝國、俄羅斯帝國以及日本帝國圍繞的韓國(現在在其北邊還有北朝鮮,上空還有美國),對外被迫必須採用「事大主義」來謀求在夾縫中生存;因此,對內就更需要強調集體意識的我們”來維持民族生機。因為我們”,是用來區分自己跟他人的最好方法,並且是弱小民族宣示團結的用語。而其所繼受的儒家文化與阿爾泰語系,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支撐了韓民族去習慣使用這種全稱式的語彙。

其實,在台灣看慣了故宮博物院館藏、或是在中國看多了古蹟的華語世界的人,一去到了韓國,見到了韓國所引以為傲的「文化財」時,或多或少心中都會對於韓國人所視如至寶、加以珍惜的那些所謂的「文化財」,有種:「這有什麼好驕傲的?(還不都學我們的!)」或是「這有什麼好值得珍藏的?(怎麼跟我們的比?)」……之類的輕視想法。但事實上,正因為韓國本身所有的東西並不多,保存下來的文物的歷史也不算久(許多都在日本殖民時期被破壞了),因此韓民族就更加地重視與珍惜這些他們「自古以來」所遺留下來的文化事物。

雖說如此,在面對韓國人這種凡事都愛講我們的態度時,仍舊會讓我們這些他者感到很不習慣,甚或感到不快。只是,韓國這種看重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的理念與作法,其實是值得我們這些他者尊敬的。並且他們的態度,也督促我們這些他者得以去反思:「"我們"是否能像"他們"一般,尊重與愛惜自己的傳統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