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選局末盤的判斷與依據
 

依據「韓民族」新聞的網路節目「韓民族cast」第14中的統 計,在禁止公佈民調結果之前最後一日(1212日)所做的九個 民調,其平均值來看朴槿惠是46.37%,文在寅是44.79 ,雙方的差距為1.58%。此外,該報導還特別指出,「韓國日報 」的民調還出現了文在寅45.3%,朴槿惠44.9%的唯一一個 文在寅勝過朴槿惠的民調(雖然,其報導加註,積極參與投票者來換 算下,朴槿惠46.5%,文在寅46.2%的小標)。
 

韓民族新聞本日的單格政治漫畫。兩位候選人都背了一個叫做「大統合」的禮物,但尚不知誰能成行。

 

由於民調被視為「科學」與「客觀」觀察選舉的「中立」工具,加上民調數值若差距太大,不但不利於宣傳,在實際投票時恐怕還會出現 「西瓜偎大邊」和「打落水狗」的效果,因此競選陣營莫不緊盯數字 上的變化。

關於李明博執政之下韓國民調的失準及其原因已經談過很多次,在此 先略而不談。比較有趣的是,即便民調可能不準,但在誰知道這次會 不會準確之下(民調專家更信誓旦旦這次一定比較準),競選陣 營只能以民調數字做為前提,並拿有利於自己方向去解釋。如果這樣看來,我們可以推測新世界黨對於現狀的評估是朴槿惠佔上風;而民主統合黨則認為仍在追擊中。

而事實上,新世界黨黨內認為應該會贏1.5%個百分點(此言乃新世界黨「經濟民主化」政策擬定人金鐘寅先生在電視節目上的發言),民主統合黨則不敢多說,但自認為處於略為落後的形式卻十分明顯。


選後對選舉結果可能的解釋方向
 
只是,在依照民意調查的分析來評估現狀之下,如果遇到結果與預期有所差距之時,各陣營會如何反應?該如何反應?就成為一個有趣的議題。由於只有兩強對決,因此只可能出現四種可能狀況:朴槿惠大勝、朴槿惠小勝(或險勝)、文在寅小勝(或險勝)、文在寅大勝。 我將個人思考到可能的選後說詞與勝負之間的關係,表列如下。
  


一、朴槿惠大勝:
朴:這是國民的勝利,幸福韓國的開端。理由:朴槿惠主打幸福韓國。
文:執政黨濫用行政資源。理由:不能怪人民,只好訴諸選舉的不公。

二、朴槿惠險勝(或小勝):
朴:戒慎恐懼,招開朝野聯席會議。理由:贏的不多不敢得意,免得一上台就成跛腳鴨,聯席國是會議也是朴的主張。
文:此因保守媒體操作新聞與民調。理由:差距很少之下,一定是偏差的資訊影響選民投票,才使得應勝未勝。

三、文在寅大勝:

朴:「安哲秀現象」發酵。理由:安哲秀一開始就被視為影響選舉最大因素,因此是在野的「野合」獲勝。
文:這是人民的期望,新政治的開始。理由:成功政權輪替且大勝後得先將安哲秀的「新政治」奉為神主牌。

四、文在寅險勝(或小勝):
朴:此乃進步陣營負面選舉的奏效。理由:在選前一面倒對新世界黨有利的狀況之下會遭小逆轉,一定是在野陣營的負面選舉之故。
文:戒慎恐懼,宣佈組成聯合內閣。
理由:贏的不多不敢得意,免得一上台就成跛腳鴨,組成聯合內閣也是安的主張。

而不論是誰當選,且不論贏得多贏得少,選後必定馬上會推動「經濟民主化」與「國民大統合」。順帶一題,保守派媒體與民調公司都會非常非常地希望朴槿惠當選,如此方可證明他們的言論是正確的,並且免於遭受到選後的批判與羞辱。
 
關於選舉結果的事前評估
 
之所以提出選後對選舉結果可能的解釋方向,是希望能從中回過頭來思考,到底兩個陣營是用哪個角度來思考與理解自己競選的主軸,以及如何判斷局勢。事實上,依照媒體所給予的明示或是暗示的訊息:朴槿惠贏本是應該的,文在寅贏則是意外的。因此韓國電視節目的名嘴,甚至已經有人做出:「朴槿惠一定當選並會贏到5個百分點以上,如果朴槿惠沒有當選的話,則從今以後退場不做任何政治評論」的豪賭。

就我自己的感覺,韓國的進步派社會學者對於「安哲秀現象」與「新政治」一直都很樂觀,因此期待文在寅的勝選;但相對的政治學者則持比較保留的態度,特別在文安整合破局之後,幾乎認為大勢已轉向朴槿惠。我個人的解讀是,社會學者看到了社會的力量的可能性;但政治學者想到的卻是制度結構上的限制。

不過,如果真的要問我個人的看法,我個人的觀察其實是認為「文在寅當選」,才比較符合當前韓國社會的發展脈絡。我的理由在於:

一、朴槿惠雖然一直努力切割自己與李明博大國家黨的不同,但事實上宣稱改革的朴槿惠所代表與結合的,其實是比李明博還要守舊的勢力。這一點非常明顯且一直無法合理化。

二、雖然台灣的經驗顯示,即便保守執政黨政績平平,選民還是願意給再次的機會,但對於急於求變的韓國民眾來說,連大國家黨CEO總統都做成這樣了,以至於保守派支持者對朴槿惠能做多好的信念並沒有這麼強。

三、對於既有政治結構的失望以及希望能有所改變,這是這次選舉開始的基調。也是因此保守政黨與進步政黨紛紛宣示改革,並做出改變。然而,新世界黨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有的話也只有變得更加的保守。

四、在北韓發射「飛彈」,日本全面轉右的同時,表面強硬的韓民族似乎應該也要選擇以右轉彎來面對外壓的情勢,但一來外交與安保是此次韓國選舉刻意被忽略的焦點;再來與文在寅相較之下,李明博執政後帶來的南北衝突實在是留給朴槿惠太多的包袱;最後,雖然新世界黨一再攻擊文在寅是從北勢力,但實際上朴槿惠的安保處理能力是受到更多質疑的。

五、保守派的包袱其實是大過進步派的,並且保守派的支持群體並不會因為朴槿惠的改革而變大(提高的是保守支持者的投票率
。相反地,反保守派的聲勢整體而言是比保守派還要要大("反"保守派與"不支持"進步派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但上述這幾點新世界黨也是完全意識到的,因此綜觀新世界黨此次大選開跑後的整體行動策略就是:「默默地集結保守派,高調地分化進步派,暗中降低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而民主進步黨的策略在與新世界黨相反之下,戰略就顯得更為明顯,亦即:「積極地整合安哲秀,嚴厲批判威權主義復辟,訴諸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雖然進步陣營的整合與發展顯得步履蹣跚,而在媒體氣氛的塑造與民調的結果上居於劣勢,但考察這五年韓國社會民心的變化以及韓國人的民族性,文在寅要贏的機會應該要比較大才對(有一些過於文化面的觀察,就不分享了)。
 
當然,我還是得重申,由於政治學研究者的本業與擅長的,主要是進行事後的研究分析而不是做事前的評估預測。因此比起預測的結果本身,或許更值得注意的還是分析的角度與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