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建立東北亞經濟統合基礎為目標的「韓中日FTA」(中國稱「中日韓FTA」,日本稱「日中韓FTA」)協商,今天起在首爾召開為期三天的第一次會談,主要討論內容將包括談判範疇與議程。
 

左起為中國首席代表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中為南韓首席代表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次官補(部長助理)崔京林;右為日本代表團的首席代表,外務省負責經濟事務的外務審議官鶴岡公二。

自2001年三國高峰會議後開始提議的三國 FTA提案,歷經2003~2009年的民間共同研究階段、2010.5月~2011.12月間的產官學共同研究階段,以及2012.5月 3國高峰會議中的“以年內開始進行協商為目標” 協議和同年11月20日藉RCEP宣佈開始進行協商宣言,終於在本日開始進行正式協商。

雖然這三國都瞭解到與鄰近國家簽訂 FTA 有其必要之處,但由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市場規模、產業結構、自國經濟發展階段、自由化程度,還有區域和全球外交戰略考量不同之下,三國的與他國簽訂 FTA 戰略有明顯不同之處。而中韓、中日與日韓雙邊的 FTA 也因為敏感部門的談判、國內的反對聲浪和持續不斷地外交領土衝突,至今仍無突破性的進展。

透過 RCEP 的機制,三國總算得以坐上談判桌並進行實質的接觸與磋商。對於台灣來說,比較重要的觀察點在於,在此機制下三國訂定 FTA 的品質會如何?以及是否因而加速了「韓中 FTA」協商的速度。

而在韓國國內,有關 FTA 的談判也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抗議議程。在三國召開會談的第一天,相關農民團體就齊聚於會場之外,要求「中斷韓中日FTA協商」。其抗議之論述邏輯,主要集中在於「對政府針對農產品敏感項目的保護措施之不信任」,並「擔心貿易壁壘消失之後,不良中國農產品的輸入將危害韓國民眾健康」等議題之上。
 

在首爾江南區洲際飯店韓中日3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會場外的韓國農民團體
 
這正凸顯出,國際間的經貿談判雖有其國民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戰略意含與重要性,但在民主國家中,更重要的是還得透過不斷地溝通與協調,來消除自國民眾的疑慮,並降低來自國內政治上的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isdsc 的頭像
    heisdsc

    知韓識韓不哈韓,比較研究為台灣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