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完了為進行小額捐款所買的《白色的力量》一與二之後,上網大略地翻了一下柯文哲市政白皮書,又再次閱讀柯陣營推倒「統獨」、「省籍」、「階級」、「種族」、「藍綠」等對立的「推倒高牆」宣言,讓我不禁地再次想起曾在韓國政治圈吹起莫大旋風的「安哲秀現象」。

當時,身為首爾大學融合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的安哲秀,挾帶著來自年輕族群過半支持的高人氣,選擇跳過競選首爾市長,目標在於直取總統大位。他宣示要與既有的政治勢力做出完全切割,主張使用「社群網絡」的力量來參與政治,希望以此來實現「新政治」的理想。

在韓國,歷經了金大中與盧武炫總統的十年民主政府,以及主打著實利經濟的CEO總統李明博掌權。韓國民眾赫然發現,不論是「主張改革現狀」的進步派執政,亦或是「主張維持現狀」的保守派上台,在既有的舊政治格局之下,韓國民眾的痛苦並未下降,生活亦無明顯改善,特別是年輕人的生計越來越困難。因此,打破過去對立格局的「新政治」理念因而大受歡迎。

只是,安哲秀意圖跳脫既有窠臼的「新政治」理念,在韓國政治中卻始終無法落實。在缺乏組織、人力與資源的狀況之下,安哲秀的「政治實驗」無法實現,而「新政治」則流於口號。最終,甚至被韓國民眾認為安哲秀被整合到了過去其所厭惡的「舊政治」之下。

因此,若此次無黨籍的柯文哲醫師能以類似安哲秀所主張的政治理念與競選手段,獲得市長選舉的勝利,那麼這將代表著在韓國無從實現的「新政治」理念已在台灣獲得初步的實現,也代表了台灣政治有著超越韓國政治的進步性。

而這種打破過去政治格局,進而創立政治新典範的民主成果,或許將成為包括韓國在內,那些被舊政治所困擾而無法跳脫既有政治框架的民主國家,爭相取經與仿效學習的成功案例。

補充說明:首爾市長朴元淳在初次競選時雖然也是無黨派候選人,但其競選方式,並非主打安哲秀所主張的「新政治」,而當時的朴元淳,亦非毫無相關政治經驗與社會組織人脈的政治素人,與安哲秀和柯文哲出馬競選所代表的意義不盡相同。

 

選後所感:台北「新政治」的發酵,帶動了各地反對執政黨繼續執政的力量,不只推倒了高牆,更是撼動了地基。只是,未來臺灣的政黨與政團若不順應新政治的民心,而只想加以操控或是利用,今日的國民黨,將會是最好的借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