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國的歷史教科書爭議:進步與保守理念之爭 

(本文精簡修改後近期將發表於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

董思齊

(台師大東亞系博士後研究員/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秘書長)

                                  

近來,因教育部公告針對了高中歷史課程綱要(101課綱)進行「微調」,進而被發現曾發文要求各高中使用課綱微調之後依據新課綱所編纂的新版本教科書之事件,引發了教育學界、歷史學界與台灣社會的激烈爭辯。而由多所高校學生自發性聯合與主導的「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不但曾試圖攻佔教育部,甚至有參與運動的青年不惜以「死諫」之方式來阻擋課綱微調,顯見教育部所「微調」之部份,其實觸動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

 

在台灣的案例中,從教育部課綱調整檢核小組集中修正與調整之內容,顯見這個敏感部份,簡單來說就是「台灣史」與「台灣史觀」在中華民國的歷史教育中應如何被教導,以及應該佔據何種地位。而台灣史納入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一環,則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民主轉型歷程的一部分。

 

事實上,在民主化的過程之中,儘管爭議焦點有所不同,歷史教科書的爭議不只出現在台灣,也同時發生在我們鄰近的韓國社會。

 

民主轉型前韓國的教科書爭議

 

韓國系統性的教科書政策始於195012月的「教課用圖書檢認定規定」,教科書的內容則與教育課程有關。而在脫離日本殖民之後,韓國隨即制定國家「教育課程」並以之規定各級學校的課程時間與學習內容。在1955年、1963年、1973年、1980年、1986年、1992年與1997年,韓國共進行七次課程整體修訂。而自2007年起則改為「部份修正」制度,並在2007年、2009年,以及今年(2015年)進行部份課程調整。

 

在第一次與第二次「教育課程」實施期間,韓國教科書的出版除有由當時「文教部」所成立的「大韓文教書籍」(後改名為國定教科書株式會社)所出版的「國定教科書」版本外,還有依教科書編纂指針來編纂,並由文教部編修局編審通過的「檢認定版」教科書。因此在第三次「教育課程」發表之前,韓國的國、高中各有十一種國史教科書可供選擇。

 

1973年,為配合朴正熙合法化其長期獨裁的「維新憲政體制」,韓國政府實施了「國定教科書化」制度,將國史內容著重於朴正熙總統所強調的強化民族精神史觀。此舉雖引發歷史學者的抗議,但卻難以轉變國史國定化的事實。不過因為社會抗議不斷,1977年韓國文教部制定了「關於教課用圖書的規定」,將「國定」與「檢認定」並行的教科書發行制度改為「一種」(研究開發型)與「二種」(檢定),以及「認定圖書」等三大類教科書。事實上「第一種」教科書就是過去的「國定版」教科書,只是希望更改名稱與研發單位後,降低其爭議性。

 

但在朴正熙總統過世後,1980年代起隨著民主化浪潮,韓國政府開始縮小第一種教科書的範圍並擴大第二種教科書,使得教科書從單一變成多元。而在第六次「教育課程」實施之後,由於地方自治制度的再實施,使得韓國地方政府能設立教科書認定審議委員會,再加上教科書編纂指針的廢止,使韓國教科書朝向更多樣化的發展。

 

民主轉型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與史觀爭議

 

目前韓國歷史教科書的出版雖有「執筆指針」做為編排指引,並需經「國史編輯委員會」進行檢認定之工作,但基本上乃是盡可能地授權民間自行開發。

 

不過隨著政權輪替,針對:日帝殖民、北韓與共產主義、聯合國信託管制與美軍政、朴正熙長期威權統治,以及韓國現代化與發展路線……等議題,進步派所抱持的「親北、反美與參與民主」路線,與保守派的「親美、反共與經濟發展」路線,對上述歷史課題出現了天壤之別的評價差異,這使得2000年之後,歷史教科書之編纂與教育方向成為爭議性的課題。

 

舉例來說,2002年檢認定教科書的《高等學校韓國近、現代史》(「金星」出版社)被保守派認為過份美化北韓政權;2006年的《解放戰後史的再認識》與2008年教科書論壇出版的《替代教科書韓國近、現代史》引發戰後史觀論辯;2009年傾左派「民族問題研究所」出版的《親日人名字典》引發清算親日派爭議;2011年教科部發表的「中、高等學校國史教科書執筆指針」引發關於美化美軍政與威權統治歷史價值的爭論;2013年「民族問題研究所」的《百年戰爭影像》之發行引發左傾向史觀爭議;以及2013年右傾向的「教學司」出版社《韓國史教科書》引發的親日與美化獨裁之爭議。

 

如何將歷史教育從「官定知識」中解放

 

鑽研「官定知識」如何產生的美國教育社會學家Michael W. Apple認為,教科書的核心議題在於「選擇誰,誰的知識,採用什麼方式,結果是什麼」。

 

回顧韓國關於歷史教科書的爭議,我們發現除了1970年代起因於對維新體制強行推動愛國精神教育的批判之外,主要還是伴隨民主化過程中的「政黨輪替」而來,顯見教科書的「歷史戰爭」其實某種程度是「政治競爭」的延續。

 

如果說歷史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生透過理解過去,以之為根據來評價現在,並進而依此來追尋未來,那麼歷史究竟是說「誰」的故事,就成為最受爭議的焦點。在威權時代,沒有人可以挑戰這個由國家來定義的誰,但目前在民主化後的韓國,就是由進步與保守理念的拉扯;在台灣,就是台灣意識與中華意識的競爭。

 

雖然歷史教科書的爭議不可避免會帶來社會的衝突與緊張關係,然而在民間社會不斷地衝突與對話之中,關於歷史詮釋的話語權將不再是國家可以一手掌握。過去定於一尊、過於美化、並且不可挑戰的「國定史觀」甚或神話迷思,終將被打破從而盡可能地還原歷史真相。

 

而只有不斷地思辨與討論,最終,歷史才有可能記載「大家」的歷史,而不再只是讚揚或敘述某個「誰」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