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的結果出爐了,在民進黨的過早提名、高額提名、以總統大選的方式打立委選舉、投票率過低、以及兄弟登山各自搶票的配票失敗……等等諸多因素交織影響下,泛綠沒有如先前樂觀預期的過半,台聯甚至有過去新黨泡沫化的現象。

        但眾所皆知的,在台灣的SNTV的選舉制度下,基本上選舉結果與政黨得票率之間會有某種程度的扭曲。我們比較一下兩屆立委的選舉結果,我們就可以發現,台灣的選民結構已經呈現一種穩定的狀態,基本上大概就是五十五:四十五。國民黨增加的席次其實是從親民黨轉過來的、民進黨的則是從台聯轉過來。

                  

(左圖為第六屆、上圖為第五屆立委選舉各政黨得票與席次概況,左圖席次未加上不分區、僑選以及原住民立委席次)

        此外這次的選舉也突顯出幾個現象:

其一是政黨的色彩明顯提升,藍綠對峙形勢升高。政黨的對決產生在選舉議題上,沒有牛肉只有牛皮,而中間選民的力量無從產生。這點可以從沈富雄跟陳學聖的落選看出,想走中間路線的立委越來越吃力,路也越走越窄。

其二、派系政治仍舊影響著台灣的選舉。由於立委選舉攸關政治版圖消長,因此不論黨外黨內,都存在複雜的競合關係,外部戰場藍綠廝殺拚過半席次,爭取國會主導權,民進黨內各派系也是激烈競爭多數席次,爭黨內地位排行,派系加入戰局,使得選戰更加激烈,這也影響到所謂的配票的可能性。而地方派系以及家族政治仍舊在台灣選舉中充滿著影響力。

其三、即便在SNTV制度下,台灣政治還是朝向兩黨制發展。SNTV制提高了政黨選舉提名的困難度,在單一選區制下不論是絕對多數決或相對多數決,政黨只要提名一個候選人即可,在PR制下席次的分配以得票比例為準,政黨所考量的是如何擴充得票即可。但在SNTV制下選票不可轉移且採相對多數決,政黨所面臨的是如何達到最適提名,以及選票運用能力的考驗。而且在小黨有相當生存空間的情況下,參與者的進入容易,更使選舉的不確定性及競爭性提高,處於這樣高度競爭且不確定的選舉環境下,政黨如何有效提名及運用選票即成為有效反應政黨得票或能否獲取超額席次的關鍵。雖然理論上SNTV有利於特殊議題的小黨候選人,但是在台灣目前的運作下,小黨的生存空間已經被藍綠夾殺掉了,階級政黨短期內絕無生存空間。

其四、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民眾的配票似乎不再是跟隨政黨,而是跟隨著民調。民調越低者,越有機會被配到票,而我高度懷疑各候選人是否積極運作配票。配票是在SNTV制度下才可能出現的現象,而我們的這個選制使得選舉就像在完俄羅斯輪盤,沒個準的。到開票結束前的最後一刻,都無法知道票會在哪裡。民眾似乎相信民調勝過於政黨的配票,因此低民調者的票反而衝高、高民調者產生兩極化的現象,不是高票當選就是中箭落馬。

        因此台灣政治的基調在短期內不致改變。那麼,明天過後呢?有幾個值得觀察之處:


一、泛藍不確定的未來:這次選舉雖然泛藍過半,但是也顯示出親民黨委曲求全的結果就是被邊緣化,這個從老宋充滿酸味的談話終究可以嗅出其不滿之處。在宋楚瑜的權力慾望之下,泛藍能否真的整合不無疑問?而民進黨政府是否會開始向國民黨本土派(越來越少了)、無黨籍聯盟甚或親民黨挖牆角,以尋求「破」泛藍的過半,則是後續值得觀察之處。

二、民進黨政府的未來:平心而論這次民進黨將立委選舉視為總統選舉的延續的策略是失敗的。雖然阿扁總統的選戰策略將台聯邊緣化了,但並沒有擴張泛綠的版圖。民進黨政府在少數國會下,將面臨到的是更尖銳的對抗,法案和預算案的杯葛自是不在話下,甚至是組閣上或許都必須有若干程度的妥協。阿扁總統的若干政策理念也被迫必須要修正,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時間表」。眼下有很多事情變成只能慢慢推動找突破點,而不能太忘情的宣示。

三、選舉制度的未來:這次的選舉可能是最後一次的SNTV下的選舉,為了將來的政治生命,不管新人或是舊人都卯足全力的衝刺。結果顯示台灣的政治格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若是將來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結果會如何呢?這首先牽涉到選區劃分,其次是派系整合的問題。而改變選制首當其衝的必定是小黨的生存空間,因此在選後各黨握住若干的籌碼後,另一波的政治版圖的整合相信會很大程度的改變台灣政治的風貌。

        我個人對這次的選舉總結果並不感到太意外,不論是票數或是席次,都還在可接受範圍。但是在這樣的選舉制度下卻使得一些牛鬼蛇神可以進入國會,這就不是吾輩所能忍受的事情了。尤其是那些得了便宜還耍嘴皮子的不要臉政客,更是應當大加撻伐。而那些應該勝選而未能獲勝的認真做事的候選人,則需要大家更多的鼓勵。

        不論如何,選舉只是一時的。明天過後,相信台灣會更好~~~台灣,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