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一位韓國交換學生的話,很有力道的提醒了台灣人:「台灣跟韓國走不同的路,用不著羨慕韓國」。

金俊植,一位已經服完兵役的首爾大學中文系三年級學生,這個學期到台大中文系做半年的交換生。他在大陸社組織了「韓國讀書會」,而我則跟他碰過一次面,一起吃熱炒、喝燒酒和聊台韓的政治。(由於中國熱之故,首爾大學的中語中文學系是該校人文大學院語言類別中排名第一名的系所。)

臉書轉載與媒體引用之原因

就我的觀察,由於俊植在接受台大意識報專訪文章「泡菜與蕃薯,Life is Good?」中的發言,某種程度撫慰了台灣人亟欲與追趕韓國,並焦慮於與韓國做比較的心靈,而一個韓國人自己都這麼說了,更證成了身為台灣人的某種正當性,因此在臉書上廣為流傳。

而聯合報的記者,在看了臉書上的廣為流傳之後做了個報導,並斷章取義式的下了個新聞標題:「韓籍交換生:台灣沒有真正韓國專家」。接著,面對學生們的去信抗議,聯合報直接與金俊植約訪,做了一則名為「韓國多好?高自殺率沒人提」的新聞。而自由時報隨之跟進,做了一篇:「韓國媒體早已妥協 不敢批評大企業 台大韓生看反壟斷 羨慕多元台灣」的報導。甚至還有人順著俊植訪談的最後一段話,寫了一篇:從「台灣有沒有韓國專家」看台灣的知識困境。事實上,我過去早就曾經指出,豔羨韓國的背後,其實顯現的是台灣人集體的自我厭惡。而對於台灣媒體的韓國新聞報導現況,我亦曾經做過說明,其實不是韓國媒體沒有報導,而是台灣沒有記者有能力或願意去追韓國左派媒體的報導。

由於韓國在「經濟」方面的成長,讓台灣媒體對韓國的報導日益增多,但關於台灣該不該學韓國,我先前已經有論證過,因此不再多述。只是,不論是韓國或是台灣,亦不論是台灣人或是韓國人,對於對方的興趣,基本上都是出於比較之觀點,特別是那些對方有而我沒有之處。因此往往都是先射出箭,然後再把標靶給劃上,而不是真的想全方面地去對對方進行瞭解。

對於這兩天台灣媒體就此事件的報導現象,我們可以不用花太多力氣去討論。而關於俊植在台大意識報所分享的想法,我則是可以充分地理解他論證的方式,尤其是他仍在大學就讀(雖然他當過兵,因此年紀比台灣大學生大一些),並未受過研究所方法論的訓練,因此他對於韓國與台灣社會的觀察以及論述其實是比較直觀的。只是必須先要提出的一點是,他對於韓國社會的觀察實在是過於著重「集體性」那一面,因而忽略掉在資訊時代下,韓國社會「原子化」的論述以及其影響。

兩點補充與說明
   

此外,俊植在台大意識報中最後兩小段的談法,我覺得還是需要補充說明的。我的理由如下:

 

一、倒數第二段提到韓國不像台灣有「國族主義」問題的部份:其實,這正是目前南韓社會分裂的最大根源。

 

或許我們可以說南韓民眾不會有人否定「統一」,有的只是「維持現狀以後統一」或是希望馬上進行接觸的「急統」(其實存在著根本不想統一的南韓民眾)。但事實上,正因為「保守陣營」和「進步陣營」對於韓民族的過去,以及韓民族的未來有太過於不同的看法,這才導致目前「保守」與「進步」如此對立的狀況。特別是對於「過去史」(現代史)的看法不同,你真的很難說他們腦海中浮現的是「同一個韓民族」的圖像。

有些南韓學者稱之為「남남갈등」(南南葛藤,意指不同於南北衝突,是發生在南韓境內的衝突),事實上反應的不只是地域主義的情感,或是對北韓態度的差異,而是根本上就對「韓民族」的看法有所不同。

 

二、最後一段提到台灣沒有具有批判性的「韓國專家」的部份:其實目前學術界有不少學者很熟悉南韓的狀況。

 

這篇訪談稿的名稱泡菜與蕃薯,就借用了那本論文集,而撰寫那本論文集中的學者們,自然也稱得上是所謂的韓國專家了。此外,英文著作中也有許多值得參考的著作,不一定要看中文書籍;韓國電影也有很多值得介紹的作品。沒有針對訪問者的提問作答,實在是有點可惜。

但我想會讓俊植感覺台灣沒有韓國專家,或是台灣的韓國研究者不夠批判,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制度上的問題,因為:沒有什麼動機讓研究者想要成為「韓國專家」。這點跟韓國沒有幾位稱得上是台灣專家的原因實在是如出一轍。此外,一般大眾又有誰是認真的關心韓國呢?

 

但,在不再豔羨韓國之後?

台灣雖有台灣的問題,但韓國亦有韓國的問題,台灣若變成像韓國一樣,台灣人也不會感到快樂。透過俊植這個韓國人對台灣人的提醒,絕對是個很好的起點(事實上有些事情是想要模仿也模仿不來的),然而身為台灣人,接下來我們更該思考的是:如果用不著羨慕「韓國模式」,那「台灣該如何走自己的路?」
 
在台灣摸索前進方向的同時,韓國政府以及韓國民眾在經濟、政治、社會與外交領域的一些行動與表現,就策略上來說,絕對值得台灣政府與民眾去關注與做為參考與借鏡,並可以從比較的觀點中,來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以下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做為說明。

一個少有人認知的現在進行式
 
當我們瞭解到不需要羨慕韓國模式的同時,橫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個與韓國有關,且是台灣政府與產業界馬上將會面臨到的難題:在經濟領域上,與台灣同為出口導向之國家,而在主要輸出商品項目上有七成以上重疊的韓國,其政府自2004年起開始積極地推動與各國進行 FTA 的簽訂。在韓美FTA,韓-EU FTA 已經生效,而韓中 F
TA、韓中日 FTA,以及 RCEP 開始進行談判之下,最快在 2015 年,台灣產業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挑戰:該年韓美 FTA 將全面生效,而 RCEP 的談判亦預計要在該年度完成。這意味著韓國產品最快在2015年,將在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市場中享有關稅上的優惠。

面對國際經貿朝向區域整合發展的情勢之下,台灣政府要如何回應這樣的變化?在非正常國家的狀況下的我們又能如何回應?而要如何做,才能使台灣產業要在世界市場上維持競爭力?這些問題絕對是台灣經濟發展上即將面臨的最大挑戰。具體的回應之道,需要的卻是集體的智慧與理性的說服,而最終的政策作為,將決定:「台灣,如何走自己的路」。

建設性的比較研究
 
儘管,面對上述現象,我們也可以採取後設性的批判角度,例如檢討 WTO 與 FTA 是否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或是提出什麼才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些批判都很重要也很必須,但這世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批判就不照它原本運作的方式來轉動。

特別是當台灣的競爭對手(或合作夥伴)已經有行動之下,我們首先必須要先能正確地理解對手(或夥伴)行動的目的及其所帶來之後果(包括對其國內與國外之影響)。其次,在當對手(或夥伴)有所行動之下,得要能客觀地分析對手的行動將會讓台灣面臨何等的處境?而在這個處境之下,得要去思考如何透過民主且理性地溝通和辯論,來找出我們(政府和人民)共同能夠接受的回應方針。

我認為必須透過類似這樣的動態比較過程,所謂的「韓國經驗」或是「韓國模式」才真的對台灣具有意義。相反地,台灣的模式與經驗,對韓國來說也不能完全不顧脈絡的拿去挪用與學習。

事實上,「蕃薯」與「泡菜」這兩樣食材的性質實在是太不一樣了!唯有嚴謹的方法論與堅實的研究設計框架,才有可能將泡菜與蕃薯這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東西擺在一起做比較,不然,任意的比較其實只是在敘述兩個完全沒有交集的故事,並且凸顯其射箭後畫靶的策略目的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