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週臺大政治系的「當代政治學研究的議題與方法系列講座」,週四中午邀請到中研院台史所的吳叡人先生返回母系進行學術講演,講題是「Bringing History Back in: 歷史分析、比較政治與民族主義研究」。

吳叡人先生從他的學思歷程講起,並由他的博士論文作為範例,與同學們分享如何以「比較歷史社會學」的方法,進行政治學的研究。

吳先生的博士論文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Japan, China) ,處理的是台灣民族主義在日本殖民統治底下如何形成的問題,並且試圖與Benedict R. Anderson (當代民族主義研究大師,其父曾在中國海關服務多年,他本人也出生在雲南昆明,自三十年前以爪哇革命取得博士學位後,即以東亞與後殖民論述為其研究主題,其成名作《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文版由時報出版社出版)總結了他的研究心得。)與 Partha Chatterjee(當代印度下層研究(Subaltern Studies)的知名學者,成名作為《國族主義份子的思想與殖民世界:衍生的論述》(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裡針對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所作的批判被喻為是繼法農(Fanon)之後來自第三世界最犀利的聲音。)這兩位學者進行三角對話。

其寫作目的是為了彌補在台灣,民族主義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研究空白。他指出,日本的東方的殖民主義對比西方的殖民主義,在擴張方式、殖民方式以及兼併方式都有所不同,而這個不同點正是民族主義興起作為抵抗方式的意識形態的興起來由。如果不了解這段歷史,所進行的民族主義研究將是空泛的、無根的研究。很遺憾的,台灣許多的研究都犯了此種錯誤。吳先生一再強調,比較歷史研究法在政治學研究的傳統中,其實一直是淵遠留長的,很可惜在台灣,政治研究有了「去歷史」的傾向,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可思議到了極點的現象。

熟悉吳教授的人都會知道,他是一個極具演說魅力的演講者,而他的涉獵也相當的廣泛,舉凡文學、音樂、小說、哲學……無所不包。在芝加哥大學多年紮實的訓練造就他大師級的學術魅力。在某種程度來說,他也是我個人「政治啟蒙」的啟發者。演講會後和吳教授、系上的黃老師、陶老師還有另外三位學長一同去法學院附近的伯爵咖啡喝下午茶,度過了一個充實且閒適的午後。

我手邊除了剛拿到吳教授博士論文的電子檔外,另存有本次演講的電子錄音檔(約27M),有時間的話,我會整理成大綱,提供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