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距離投票日剩下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本屆南韓總統大選的勝負卻仍在五里霧中,讓人摸不著頭緒。依照選前禁止公佈民調日之前最後的民調結果顯示,在安哲秀宣佈全力幫文在寅助選之後,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的民調雖然有所提昇,但另一方面,新世界黨候選人朴槿惠的民調卻也隨之提高。兩人的民調差距仍在誤差範圍之內,勝負仍在難定之天。

但,這種兩強緊繃的對決狀態,卻凸顯了本屆南韓總統大選的最大特色:這是自1987年以來,南韓首次沒有強力第三候選人的總統選舉,也是第一次呈現出「保守」大聯合與「進步」大聯合的對決態勢。之所以會呈現出如此對決樣態,與韓國本土對於「保守」與「進步」的認知想像有關。

何謂保守?何謂進步?


在韓國的政治脈絡下,所謂的「保守派」以及「進步派」皆有其複雜之歷史根源,且至少皆可上溯至大韓民國建國前的獨立運動,並與「自由民主主義」和「共產社會主義」對抗的時代脈絡有關。


然而實現民主化之後的韓國,雖然北韓武力威脅依舊存在,但在民主社會的氛圍之下,南韓境內單純地以「自由民主」對抗「共產主義」的形式已經不再。只是,雖說右翼的「保守派」與左翼的「進步派」,兩者皆在「民主」的大前提下在政治市場上爭取選民的支持,但兩者之間的理念卻逐漸朝兩極化發展。

韓國進步陣營與保守陣營的分野

領域

進步陣營

保守陣營

政治社會

支持社會改革

贊成現狀維持

經濟福祉

福祉分配優先

經濟成長優先

對北安保

對北交流為中心

美日安保為中心

地域基礎

獲得湖南地區支持

(全羅南北道)

獲得嶺南地區支持

(慶尚南北道)

歷史態度

主張積極清算過去史

對威權獨裁表示同情

製表者:董思齊  

而最特殊之處在於,在韓國「保守」與「進步」這兩個字詞目前幾乎已經成為中性的字眼。不僅是對對方的稱呼,也可以安心地被稱呼自己。稱為保守派者,並非貶意其固守現狀之意;稱為進步派時,亦非讚美其開放先進之詞。而比起經濟上的成長優先或是分配優先,在韓國的脈絡之下,政治上的「主張現狀維持」或是「主張改革現狀」才是目前保守與進步的最大分野。這也使得韓國的政治人物,常會因為在特定時刻之下,對未來想像有所不同,而從保守派移動到進步派,或是從進步陣營跨越到保守陣營。


歷屆南韓總統大選的簡單回顧 

1987年的總統大選中,保守派「民主正義黨的」盧泰愚,面對進步派「和平民主黨」的金大中與「統一民主黨」的金泳三,雖然保守派還有永遠的第二人,金鐘弼以「新民主共和黨」的名義參選,但最後仍是由盧泰愚(36.6%)取得少數的勝利(金大中27%,金泳三28%,金鐘弼8.1%)。

 

1992年的總統大選中,由於朝小野大的形勢底定,保守派的執政黨竟然與在野金泳三的「統一民主黨」和金鐘弼的「新民主共和黨」合併(所謂的三黨野合),而選舉過程中,現代集團的總裁鄭周永也宣佈參選,並組成了「統一國民黨」。選舉結果由成為保守派的金泳三以42%的得票率,贏了進步派「民主黨」的金大中(33.8%)與第三黨的鄭周永(16.3%)。

 

1997年的大選中,為了與聲望低落的金泳三區別,李會昌和首爾市長趙淳脫離了「新韓國黨」,創立了「大國家黨」,但在黨內初選過程中,李仁濟不服初選結果,另創「國民新黨」。另一方面在野的金大中與金鐘弼和朴泰俊聯合(DJT聯合),最後代表「新政治國民會議」的金大中,以40.3%的得票率,勝過保守派分裂出來的「大國家黨」的李會昌(38.7%)與「國民新黨」的李仁濟(19.2%)。

 

2002年的大選,李會昌再度代表「大國家黨」,「新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受到金大中兒子貪腐事件的影響,選情下滑,而成功辦理世界杯足球賽的鄭夢準,則在廣受支持之下,宣佈競選。最後,鄭夢準與盧武鉉兩人在經過電視辯論會與民意調查之後,在候選人登記日之前整合成功,最終以48.9%的得票率,勝過李會昌46.3%的得票率。

 

2007年,受到盧武鉉政府民意低落之影響,盧武鉉「開放的我們的黨」聲勢低落,在野勢力重新整合的「大統合民主新黨」由鄭東泳出馬角逐。而「大國家黨」在初選過程之中,由李明博擊敗朴槿惠勝出。然而已經參加過兩次總統大選的理會昌,選擇脫黨而出再次挑戰總統大位。最後,保守陣營雖然分裂,但李明博仍得到48.7%的得票率,大勝鄭東泳(26.1%)與李會昌(15.1%)。

 
不斷更迭的政黨名稱與持續變動的保守和進步勢力
 




對照著整理的表格來看,除了民主化後的第一次民選總統時,支持進步改革的勢力是壓倒保守派之外,在原本為進步派的金泳三帶槍投靠保守陣營之後,韓國在「政治」上的格局,基本上都是保守陣營大於進步陣營。因此進步陣營沒有分裂本錢,但如果保守陣營的優勢不夠大,分裂的保守派也贏不了整合的進步派。

然而,保守政黨與進步政黨的得票移轉會如此之快,其關鍵因素在於:就民調的分析上看來,選民自己認為自己在政治上的傾向,呈現了保守四成,中間兩成(中間偏右居多),進步四成的態勢。但在實際投票的決定上,由於韓國歷任總統在任期末了皆受到醜聞纏身,而雙方陣營又時有政爭產生,因此使得選民投票意願產生了很大的差距,從而使得得票率出現了極大的落差。

而執政黨候選人為了切斷與前任政權的聯繫,在野黨候選人為了表達與過去失敗的自己有所不同,因此頻頻宣示改革的主張,其中「更改政黨名稱」乃是最簡易的宣示改革方式。這也就是為何韓國政黨名稱會如此頻繁更迭的最主要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