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媒體轉載報導,依據韓國「企劃財政部」發表的「二月經濟動向」,一月份韓國「百貨公司」與「量販店」業績與上一年度相比銳減了8.4%與24.3%。查證了一下,在該報告書中「企劃財政部」的解釋是說,因為今年年節比過往都還晚,因此與往年一月相比,業績自然呈現衰退趨勢。

不過我馬上就想到過去在韓國時(不記得是2008還是2009年了),就曾在電視新聞上看過「韓國網路購物消費額已經大幅成長,將超越百貨店購物」的相關報導。
 

韓國聯合新聞所做的「電子商交易額佔零售販賣額比重趨移圖」

因此聯想到,這或許也與民眾購物型態的改變有所關聯。之後,上網搜尋一下近來關於韓國網路購物的相關資訊,結果找到了以下一則 2/7 的新聞報導。新聞標題為:「網路購物的興盛,使得宅配利用次數激增40%

根據「大韓商工會議所」對500名20~50歲之間(主要宅配利用族群)韓國民眾所做的民調結果顯示,今年一月韓國消費者一人利用宅配箱數(收+發)達到10.1箱,這與2011年八月中秋節前的調查結果(7.3箱)相比之下增加了38.3%。

韓國消費者使用宅配的理由順位如下:「網路購物」66.7%,「收寄親友物品」15.9%,「業務用文書與物品之收信」14.5%。此外,在網路電子消費增加的同時,百貨公司與大賣場也紛紛加強其網購服務,因而刺激了宅配業的成長。

若依照統計廳的統計資料(網路上可以找到,每季都會出刊的「電子商交易與網路購物動向」
전자상거래 및 사이버쇼핑 동향)顯示,「電子商交易」的交易額近三年來增加了1.7倍,「網路購物交易額」則增加1.5倍。

依據韓國統計廳統計所做的「電子商交易規模」,數字單位為十億韓圜。
 
 
我自己的觀察是:在韓國網路購物之所以興盛,自然與「網際網路的頻寬」(基礎建設,其起因於金泳三的「世界化政策」以及金大中的電腦普及化政策)和「金融電子交易服務機制」(金融服務業的電子化,與金融實名制以及網路交易機制的發展有關)的健全有直接之關聯性。

圖為韓國最著名的網路購物網站 Gmarket的網頁。
 
不過在韓國的脈絡之下,網際網路的大量被利用,還與金融風暴後韓國國民消費型態的改變有所關聯性。在宅配業者服務加入之後,大型百貨業與量販業者自然也在此趨勢之下開始搶食網購的大餅。但儘管如此,百貨業網購價格的彈性不若電子商家,因此也導致百貨業者的業績無法如過往一般繼續有所大幅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