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國「中央日報」今天出現了一篇名為「20대 선호 정치인, 박 대통령 1.4%(20~30歲所喜愛的政治人物,朴總統僅為1.4%)」的新聞。剛好,在上週末的一個小型論壇中(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主辦「亞太國家民主論壇」),我發表了一篇名為「保守政黨的改革與進化:2012年韓國總統大選觀察分析」。

在該篇文章中,我討論到面對青年偏好投給進步陣營的投票傾向,保守執政黨的對應方式。歸結來說,保守陣營使用的是兩面手法:一方面雖將黨的外在改造成會受年輕人歡迎的口味與風貌(更改黨名、引進年輕人參與黨的改革、改變黨的代表顏色、使用年輕人慣用的SNS工具);但另一方面卻用盡一切方式,阻止提高年輕人投票率的制度性設置(反對延長投票時間與改變投票日期)。

事實上,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日,保守政黨對於青年政策的關心只會越來越表面化與口號化。從朴槿惠總統在競選時高舉的「經濟民主化」政策沒有任何一項被實現的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保守陣營對此現象的應對心態。

具體來說,韓國保守政黨的手法是:在選舉時表面努力安撫與拉攏青年的同時,堅守基本盤並努力地排除青年進一步參與政治的機會;而選後,則會以大環境不許可為由,修改其政策方針,並致力將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塑造成朝著對保守陣營繼續執政更有利的方向之上。

至於青年對於保守陣營支持度大幅下降的問題,反正選舉時反對的進步派政黨也同樣無法吸引青年族群去投出他們手中的一票。因此,又有誰會關心他們心理支持的是哪個政黨呢?

以上,我說的是韓國的案例,不是台灣。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214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