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逛到一個叫做SoundsandFury(聲音與憤怒)的政治性Blog,原來其作者是一位善於為文著述的學界前輩。裡面的文章拋出了許多好的問題,我嘗試著回應了其中的一篇,並轉載回自己這個Blog中,以為記錄:
前一陣子聽到一個泛藍外省朋友講說,她覺得好像一般都會的「高」知識都比較不支持民進黨。
這個說法當然在泛藍中很普遍。我們也都很熟悉趙少康喜歡搬弄這套論述。
不過,我赫然想起,實證上這種說法似乎在以往是與現實完全相反的。
在兩千年以前,國民黨才是依靠地方派系的農村型政黨,相對的,在九零年代時,民進黨反而是在大都會區選得比較好,而且在校園中的支持度也比較高。
姑且不論這位朋友的話裡面的奇怪道德色彩(對於農村、知識程度較低的貶抑),以個政治分析的角度來說,民進黨和國民黨的社會基礎是不是在兩千年之後出現劇烈重組呢?譬如說,農村現在的確是民進黨重要的社會基礎。而國民黨的本省籍支持者,似乎和其軍公教背景的相關性相當高。
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
國家認同光譜的移動?----也就是本土與非本土對立的強化,讓本土的農村選民轉而支持民進黨。當然,他們許多人可能原本是支持李登輝。
民進黨對中南部資源的重視?
或者民進黨割喉佔讓許多地方派系倒戈?
十幾年前,有一本很優秀的政治學碩士論文,分析了兩黨的社會基礎。那是現在新聞局長林佳龍年輕時的作品,也以單篇文章形式刊登在台社上。
2005年,我不知道是否已經有新的對兩黨社會基礎變遷的實證作品?
而我初步的回應如下:
約莫在七、八年前剛進入碩士班就讀時,在Iron哥的介紹下,第一次接觸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這本學術刊物。而第一本閱讀到的,就是Iron哥在此處提到的(第二卷,第一期),包括了王振寰、林佳龍和吳乃德……等著名學者的1989春季號。當時的衝擊很大,隨即去唐山找這一期的存貨,因此手邊正好有一本。事隔多年後,再次閱讀其中幾篇文章,仍覺其力道十足。
重閱林佳龍老師那篇文章後,可知就如Iron哥所言,此文正是其碩士論文(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之中,關於反對運動的政治社會基礎的部分(〈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林老師一方面引用了胡佛老師的選舉研究資料,另一方面在理論建構部分,主要是依賴吳乃德老師的代表大作的概念(芝大的博士論文(1987)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在台社的這篇文章中,林老師指出:台灣的省籍分歧是大於階級分歧,而做為反對運動的民進黨是個兼具反體制色彩和台灣意識的「本省人政黨」,而非特定的資產階級政黨或工農階級政黨。而這個現象的政治解釋,就是國民黨外來政權在台灣施行了威權侍從主義以及非競爭性的選舉,因此一方面強化了本土反對運動的省籍屬性,另一方面又削弱其階級特性。
的確,根據許多過去研究的成果發現,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主要基礎和分界線是社會分歧,例如:族群背景(張茂桂)、民主態度、和民族認同(吳乃德、游盈隆)。因此台灣選民的政黨認同有其社會分歧的基礎。但在歷經民主化過程、意識形態的對立削減之後,政黨認同要如何世代轉移?
一九九九年吳乃德老師寫了一篇〈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其中提到『新世代的選民是否認同國民黨、或認同民進黨、或成為獨立選民,和他們的政治意識型態都沒有顯著的關連。這有別於較高年齡的選民。我們更進一步發現:如果以子代和父代在政黨認同上的一致性做為家庭社會化的指標,那麼在新政治世代政黨認同的形成基礎上,家庭社會化是唯一顯著可見的因素。我們的結論是,隨著台灣政治局面的改變,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基礎也產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從政治學變項的「意識型態立場」轉變為社會學變項的「家庭社會化」。」』(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
後續當然有非常多的研究者繼續研究政黨認同這一個問題,近者就像這次的台政會,游清鑫教授和蕭怡靖就撰寫了一篇〈台灣民眾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1992至2003年的發展與變遷〉,可惜在論文光碟中並無全文可供參考,因此無由得知其研究成果。不過依小弟的不負責任觀察,在一九九三到兩千年間,若在T大校園中稱自己是支持國民黨者,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並得承受同儕異樣的眼光;然而在扁政府「廢核四」議題之後,T大校園內的氣氛隨之逆轉。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二000年後新世代的學子,由於沒有經歷過去的反威權經驗,因此對於民進黨的若干主張(例如核四與公投議題)無法瞭解其中的歷史脈絡以致於產生不解與誤解。加上KMT此時已成為反對者角色,而「知識份子」又常自詡為永遠的反對者。在社會與校園的氣氛轉換,以及家庭社會化的引領之下,使得在高知識份子社群中呈現約在三十到四十五這一世代以支持民進黨為主,但前後世代皆以支持泛藍為主的態勢。(再次聲明,這是不負責任觀察)^^;
而二00五年的今天,政黨的支持基礎是否呈現階級的色彩?由於沒有實証的資料與觀察,小弟不敢妄言。不過,這位泛藍外省籍的朋友,若是在南台灣的都會(例如高雄市),不曉得觀察到的現象會不會有所不同?
---------------------------------------------------------------------------------------------------------------------------------------
後記:
寫完這個回應之後,想到一個許多人都提過的老問題:「台灣沒有左派」。當然這不是說台灣不曾有過真正左派,而是說時至今日,仍未出現過一個左派或是以階級做為基礎的「有實力」的政黨。
這個現象反映的正是這個政治社群,過去曾經歷反共的冷戰脈絡,民主化後又以統獨做為切割任何議題的獨特政治社會景觀。不論是過去的國民黨或現在的民進黨,執政黨都以型塑「政商關係」做為鞏固政權的主要手段,而各種社會運動的力量卻又被削減於統獨二分的爭議之下。依此發展情勢,工農階級到底要由誰來反應其利益?那個政黨又真正能代表普羅階級呢?尤其是身處更弱勢的農民,現階段政府的唯一政策做為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休耕」!?但休耕的補貼,也只是使農民列於貧戶標準線附近而已。這是件多麼荒謬的事情呢!如果執政黨不深思這個問題,恐怕難免遇到普羅階級的大反撲!不論是以「社會問題」形式出現,還是以「社會運動」形式爆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