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台媒在未搞清 20- 50 是否是個有效用的經濟指標之前, 就大肆的報導韓國即將列入已開發國家中的強國之林,對筆者來說, 這實在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姑且先不論這個指標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何在, 以下先提出幾點應當注意之處:

    1.
發表該新聞的朝鮮日報本身就有強烈的保守主義傾向, 並且與執政的新世界黨為友好關係;
    2.
20-5-視為強國依據的LG經濟研究院,為隸屬於LG之 下的研究機構,其研究成果偏向對保守派執政者與財閥有利;
    3.
除了朝鮮日報之外, 並無其他主流韓媒將之視為重要新聞來大幅報導;
    4.
如果韓國經濟前景這麼好, 為何一般韓國百姓的反應卻是生活越來越辛苦?

   
所以,我們可以瞭解這篇報導不過是「韓國某個親保守派的媒體, 將某個親財閥的研究機構之"以數字美化的韓國經濟發展成果的研 究報告加以渲染, 以增強韓國民眾對韓國政府新自由貿易政策的支持」, 或許就不會對這篇報導有這麼大的反應。 只是從台媒的大肆報導以及網友的熱烈回應, 我們似乎也可確認到以下兩點:

    1.
台灣民眾對於失去過去可以讓自己安慰的競爭夥伴的心裡焦慮: 過去我們習慣將韓國當成競爭對手,只要韓國沒比台灣好, 台灣就可以覺得我們還過得不差。於是比較的基準可以從GDP, 轉移到外匯存底,轉移到PPP,轉移到快樂指數……。終於, 當台灣發現從任何指標上,台灣都沒辦法說服自己是贏過韓國時, 那種失落感以及民族自信心的喪失,將轉為對於自我內部的嫌惡;

    2.
台灣民眾對於韓國經濟發展軌跡與國際地位的豔羨與對自己經濟 發展成果與國際位階的不滿: 當韓國已經有傲然於世的國際品牌以及席捲歐美與東南亞的韓流之 際,台灣作為先頭產業的高科技產業還在競逐毛利的貼牌代工, 而台灣人仍需苦惱於自己是否屬於中華文化之一部份還是新興民族。 這種逐漸拉開的國際地位差距, 益發地使得台灣民眾開始對於自身前景感到迷惘。

   
因此,與其說台灣民眾是豔羨韓國,還不如說是對自我厭惡。只是, 韓國有形成當前韓國經濟發展的獨特軌跡與獨特問題;同樣的, 台灣也有台灣必須去面 對的問題與挑戰。因此,比起花時間去羨慕韓國表面上的成就, 還不如好好審視台灣所擁有的資產、所身處的國際位相, 以及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並且在這些基礎之上來思考如何擬定可長可久的國家發展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