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韓互為良好的比較研究對象


       位於東北亞的台灣和南韓,國家的發展過程有著極大的相似性。這兩個國家都曾經歷過日本的殖民統治,並在冷戰的結構下堅決的對抗敵對的共產政權,且是世界上少數從開發中國家,迎頭趕上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少見例子。而做為後進的發展國家之一,台灣和南韓顯現了兩項驚人的奇蹟:其一為經濟成就,其二為政治民主化。


       儘管東亞的經濟奇蹟(miracle)在金融風暴後,一度被認為是海市蜃樓(mirage),但南韓,在短短數年之間,不但從金融危機的谷底翻身,現在不只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甚至更不斷的向外輸出其科技與文化產業,造成一波波Korean Inc.的韓流風潮。也就是因為這些外貌看似的相同之處,以及實際上發展過程中的不同結果(例如韓國為大企業為主;台灣過去有龐大的中小企業),再加上韓國目前在某些領域上令人矚目的成就,台韓就很容易成為彼此「同中求異」或是「異中求同」的比較研究對象。


 

對韓國產生錯誤想像的原因:語言的障礙與資訊的不足


       然而在中文的世界中,由於語言與文字的差異,使得一般民眾對於韓國的瞭解,僅能止於表面上的成就;學術界則強烈的依賴著英語的文獻,這使得中文世界中,關於韓國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二手文獻的分析之上,而無法一手的瞭解韓國經驗。事實上,從英語世界眼中以及從我們現存的韓文相關新聞資訊的中文翻譯中所見到的韓國政治與社會,往往與事實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也使得中文世界中關於韓國的成就便容易流於想像與誇大。

       只是,錯誤的想像,將造成錯誤的主張與建議。例如,當台灣媒體大肆報導韓國即將邁入20-50國家之林時,完全無法分辨出該新聞乃是出自於韓國右派某一媒體(且只有該媒體)為了偏袒聲勢低落的執政黨,所做出的新聞報導;也無法看出20-50其背後有何意含。而在該報導
進入台灣之後,又因此引發了一波以之來證成「韓國目前有多麼地成長與多麼地進步」,而「台灣當下有多麼地落後以及多麼的衰退」的推論。

 

分析層次不明,分析單位混用所造成的「全稱式的誤解」


       此外,對於所謂的「韓國的成功」,更容易將之歸納為一種全稱式的「台灣要學習韓國的訴求」。因此「台灣要學學韓國」變成為最近我們時常能從媒體上聽到或看到的主張。然而,當我們更進一步端看此類的主張與訴求時,我們卻不自覺地將許多的行為主體,混用並且簡約成「韓國」這個分析單位裡面。

       只是,從來沒有人清楚地告訴我們,台灣應該要學的,到底是「韓國的國家」?是「韓國的政府」?還是「韓國的企業」?亦或是「韓國人的行動」呢?由於缺乏「分析層次」以及「分析單位」的釐清,因此我們往往見到的只能是一個全稱式的學習訴求:台灣應該要學習韓國的國家政策(其實台灣的政府應該學習韓國政府);台灣應該要學習韓國的rd與品牌行銷策略(其實是台灣的業者應該學習韓商企業);台灣應該要學習韓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其實是台灣人應該學學韓國人)
       在韓語不通與對韓國的資訊不足,以及在討論時"分析層次"和"分析單位"不確定的狀況之下,常會使我們在面對韓國某些部份的成功之時,得出一些失焦的觀察與空泛的建議。


 

舉例說明:對「江南style」的風行所引發的學韓流風的再思考


       事實上,近來台灣的報章雜誌上一再地宣傳韓國哪裡哪裡成功,並且以之用來對比台灣現況,說明台灣是如何的不足。而此次江南style的風行,甚至引發某報在其社論中提出:「(台灣要)學學韓國對於『國際化』的定義、操作和企圖心,產業無論大小,發展要以國際規格自我要求,取捨以國際共通品味為重。」的建言。

       但,事實上PSY的作品成為世界級走紅的歌曲,離整個韓國流行音樂都可以成為世界流行的主流文化還很遠。就像「百萬貧民富翁」、「三個傻瓜」的走紅,可以讓世人看到寶萊塢的電影製作工業,並且開始注意到印度電影。與電子產品不同的是,這種有「文化內容」的非歐美的亞洲產品能夠被世人看見,實屬不易之事。但,成果或許也就是如此而已。這能把所有的K-pop都推成為全球層級的主流嗎?


 

江南style風行背後的真正意義


       關於江南style,從其在地文化意義,到風行原因與啟示,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不再多述。只想在強調一點:我們或許應該反過來思考看看「為何no bodysorry sorry這類的主流K-pop只能走紅到亞洲,而沒辦法變成世界音樂市場的主流?(no body甚至出了中、英文版本)。」是他/她們長得不夠好看嗎?還是他/她們的舞蹈比較不好看嗎?如果他們才是主流的K-pop商品,那麼為何他們只能在亞洲走紅?


       事實上Psy的崛起在行銷方式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並且,它更凸顯了韓國流行音樂目前為止面對的發展上的瓶頸(甚至是困境)。因為,在Psy走紅之後,若韓國的經紀公司若依照過往的方式,以此更強力地來推廣長期累積下來的韓星模式,其實只會引起對「韓國」這個群體的反感。畢竟,有文化意含的商品跟電子產品的邏輯有很大的不同。大家用三星的手機可以不想到韓國的文化,但聽K-pop歌曲,直接面對的就是韓語以及韓國人的面孔。


 

韓流所遇到的困境與其發展實像


       回過頭來看所謂的「韓流」實際的發展狀況是,前兩波韓流的形成(2000~2004韓劇、2008~K-pop),事實上都跟韓國政府無關,都是業者在夾縫生存中,獲得的成果。甚至在政府介入宣導後反而造成2005年開始在中國與日本興起的「嫌韓流」風潮。


       此外,原由中小企業為主的藝人經紀公司,為了賺更多的錢,只好遠離市場狹小又不愛買實體唱片的韓國本土市場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而在意圖跨疆越界地進軍亞洲與其他區域的時候,卻發現,必須用更多的資金才能向外擴張。此時,業者的聯合或是大資金的介入,變成為必然的發展結果。


      還有,在韓國,文化與產業的結合始自1994年。然而其重心,卻已經由「"文化"產業」轉變成「"文化內容"產業」在轉變為今日的「"內容"產業」,結果,文化的意含從此淪為次要,重點是產業如何發展。這是韓國文創產業的在地性問題,這種以結合多種外來文化型態(其實還是以美、日為主)的「新韓流文化」,其實與原本傳統文化之間已經有很大的差距,並且造成國家內部的文化危機感。


       最後,實際上韓國經紀公司間的結合有兩類,一種是音樂銷售上的結合,共同推出銷售平台(類似kk-box),但無關製作或是行銷;一種是演藝事業部門(演員)與歌唱事業部門(歌手)在製作上的結合,推出跨部門的演員唱歌,或是歌手演戲的作品。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原本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業界,目前竟然已經逐漸變成過往我們所熟知的韓國大企業的經營模式。所以,整個K-pop的發展歷程,其實是一段原本不被重視的產業的求生發展史。


 

「台灣」能從「韓國成功經驗」中得到什麼


        從上述的說明之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江南style」的成功,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述說清楚的事情,也不能簡單地歸類為哪個部門的成就。更無法說都是因為過去韓流的發展,才造成現在江南style的風行世界,因為,這絕對是一種錯誤的因果關係連結。


        此外,台灣的媒體似乎只會去吹捧所謂的「韓國經驗」,但鮮少媒體會去提及,在所謂「韓國成功案例」的背後,到底是用何種犧牲所換來的?諸如韓國政府與韓國大企業之間的利益交換導致的政經鬱著現象;韓國勞動者被大企業壓榨勞動與犧牲健康所出現的血汗工廠;韓流相關產業推動過程中,所謂的練習生制度,犧牲與扭曲了多少年輕人的價值觀。

       因此,若真要說當今的「韓國經驗」有什麼真的應該讓外人非學不可的特色的話,其最重要之處或許就在於:韓國不論是政府、企業,抑或是個人,都很習慣先去訂立一個大的戰略目標,然後集體地視之為可行,並在此目標之達成做為前提下,擬定各階段性的戰術手段。雖說,在發展型國家的脈絡之下,台灣過去也曾經有過很明確的戰略目標,但今日我們卻可發現,對於台灣國家的戰略目標為何,政府、業界與台灣民眾,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唱著不同的調。甚至連目前我們面臨怎樣的問題?該往哪裡去?也都有著很多不同,甚至是對立的觀點。因此,如何凝聚向心力並且擬定一個全體可接受的戰略目標,是台灣政府或者業界的當務之急。

 從「單純比較的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助力」 

       只是,在韓國的成功造成台灣政府、台灣企業與台灣民眾莫大心裡壓力的同時,也鮮少有人能清楚地告訴我們:台灣政府應該學習韓國政府什麼?台灣企業應該學習韓國企業什麼?台灣民眾應該學習韓國民眾什麼?但,反過來想想,我們就真的有先去瞭解清楚:目前台灣政府的問題是什麼?台灣產業的問題是什麼?台灣企業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台灣人的問題是什麼嗎?

       因此,我認為在面對所謂的「韓國成功經驗」時,我們不應該急著以豔羨的角度來吹捧其成就、刻意忽略其背後所產生的問題,並竭力地貶低目前台灣的發展成果。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更積極的態度,回過頭來探究在相關領域之中,面臨所謂的「台灣的問題」或「台灣的困境」為何?其背後結構性的意義是什麼?並且將"分析層次"予以釐清、"分析單位"予以界定,盡可能地說清楚到底要討論的是哪個層級的問題,然後再依此設定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如此,方能對台灣(政府、產業、企業、個人)提出明確且有"建設性的政策(或戰術策略)建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