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受SW影響,以及在James大的指導下,我開始動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虛擬天地。至今,我的「30살이에요~~~ 사제 의 BLOG 」開張已經一個月了。其間雖然無名狂當不已,但絲毫不減我對BLOG益發的興趣。
        對BLOG的興趣主要出自於其「簡易性」以及「互動性」,這樣的特性使得其「親近性」以及「功能性」遠超過過去的「個人烘焙機」。但對於這樣的虛擬天地,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期許:「電子民主論壇」以及「電子治理」的可能性。
       

        幾次和James的討論後,這陣子開始觀察BLOG的社群生態以及互動模式。有一點小小的感想,在這裡分享。我所思考的主題有二:
其一、匿名性的問題:BLOG是無名的?還是有名的?是真名的?還是假名的?
其二、公開性的問題:BLOG是公眾空間?還是私人空間?是虛擬世界?還是真實世界?

        之所以思考第一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是否公開真實身份,會影響到使用者的言論模式。通常匿名者的言論比較敢激進一點,而有跡可尋其姓名、身份(較為關鍵)者,言論會明顯的比較內斂一點。這似乎是中外的BLOG都有的特色。當然道理也很簡單,畢竟公布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後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現實的生活。但問題是,匿名者的言論往往就失了可責性。
        而第二個問題所關切的是,究竟這樣的互動空間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可以互動、還是版主的私人空間?只是個講爽的地方、還是個期待理性討論的所在?就網路的性質而言,他本身是工具性的,因此可以是私人,也可以是公眾性的。因此就BLOG版主而言,當然可以大量的砍回應或是不允許留言,建立一個個人的王國。但BLOG最大的特色就是互動性,若是關閉回應,BLOG將無異於傳統的網頁。
        這兩個問題合在一起,我們會發現,一旦成為開放的空間,BLOG主將面臨的是不可知的觀眾: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讀者群可能來自何處。而這群人在各種考量之下,或許具備了「匿名性」。此時,BLOG的擁有者將面對不確定的風險。
        真實的案例是James大所提供的例子。案例中主角的BLOG我很早已前就注意到了,並且覺得有很高的可讀性。這位中研院的學者,因為在其BLOG上討論了跟軍購案有關的議題,因此招致無止盡的留言攻擊,在不堪其擾之下,最後使得其文章產量大減。若是其將BLOG關閉,版主將遭致更大的批評,但開放在那裡面臨的卻又是嚴重的騷擾……。我不知道該學者如何自處,或許他也在那個地方開了個隱藏版或是匿名版也說不定?(笑)
        其實對我來說,我所關切的是:能否透過BLOG,建立一個擁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供公共論述的網域空間?亦即一個「個體」以及「公眾」合而為一的論述空間。我個人是很喜歡「參與式民主」的論點,而電子的虛擬場域提供了參與式民主以及古典民主理論所無法擁有的即時的、普遍的大眾參與「空間」。但是現實中,網路的虛擬以及真實之間的交錯,卻使得「民主」過於沈重。在其中似乎「反諷」的可能性還勝過「民主」的可行性……。(但誰說反諷不是民主的表達方式之一呢?)

        以上只是小弟這個月穿梭在各類BLOG後,所得到的一點點不完整也不成熟的想法。畢竟BLOG只是個工具,它可以有多種用途。而將其做為民主實踐的空間,可能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種……。「電子治理以及電子民主」是個越來越值得研究的課題,小弟只是在思考:BLOG是否有成為「電子民主」→「提供公共論述場域」的可能性。
        當然,在小弟的這個空間裡,歡迎各位「正名」或是「匿名」大大提供想法以及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