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本次韓國大選,有兩個會影響選情的重要議題,一直沒有時間好好地討論一下,那就是「地域主義」和「北韓因素」。
事實上這兩個變項對選情所加諸的影響,必須小心地處理與論證其邏輯,沒有辦法僅做直觀式地論述(講白一點,就是要花很多時間。。。)。
再加上這次的選情其實國內因素大於外部因素,「北韓議題」被候選人們冷處理;而國內因素的主軸,先前一直圍繞在「單一化」,目前則集中在對「過去」的批評,以至於「北韓」與「地域主義」這兩個因素其實一直呈現「隱而未顯」的狀態。
不過,隨著大選正式開跑後候選人拜訪的腳步,以及民調上反應,我們其實還是可以觀察到「地域主義」對選情的影響。加上近來北韓開始威脅試射飛彈,顯示其不願意在南韓大選中被冷對待,因此這兩個因素其時還是很值得注意一下。
雖然沒有多餘的心力來處理這兩個大議題,但還是提供一點簡單的觀察,做為參考:
事實上這兩個變項對選情所加諸的影響,必須小心地處理與論證其邏輯,沒有辦法僅做直觀式地論述(講白一點,就是要花很多時間。。。)。
再加上這次的選情其實國內因素大於外部因素,「北韓議題」被候選人們冷處理;而國內因素的主軸,先前一直圍繞在「單一化」,目前則集中在對「過去」的批評,以至於「北韓」與「地域主義」這兩個因素其實一直呈現「隱而未顯」的狀態。
不過,隨著大選正式開跑後候選人拜訪的腳步,以及民調上反應,我們其實還是可以觀察到「地域主義」對選情的影響。加上近來北韓開始威脅試射飛彈,顯示其不願意在南韓大選中被冷對待,因此這兩個因素其時還是很值得注意一下。
雖然沒有多餘的心力來處理這兩個大議題,但還是提供一點簡單的觀察,做為參考:
1. 地域主義:
地域主義是指,南韓選民的投票選擇會有依照地區不同,而出現明顯地投票差異的傾向,而這個投票差異是依附著「政黨」所出現。此次大選前後的民調結果依然顯示,兩黨的政治基盤
還是分別在湖南地區與嶺南地區。
依照目前民調來看,民主統合黨以及文在寅,在全羅南北道(湖南地區)的支持度超過七成,而新世界黨與朴槿惠,在慶尚南北道(嶺南地區)的支持也在七成之譜。
分割南韓選民投票取向的地域主義
原本比較令人期待的是,安哲秀的參選是否能會為地域主義帶來影響與產生改變,但隨著其退選,選情又回到傳統上的兩黨對決競爭模式,事實上地域主義的現象仍舊是存在的。
1997年與2002年,兩次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結構頗為類似。其中藍色是大國家黨的得票領先地區,綠色是民主黨領先地區。兩次大選由金大中與虜武鉉獲得勝利,而苦主都是李會昌
但對比於這兩個地區的固定投票傾向,大首爾地區由於選民對於電訪的拒答率較高,加上年齡別的投票率高低會影響,所以不是很好評估,但大抵上最後的得票率都是十分接近的。
不過,支持率變動可能性最大的地區,則出現在忠清南北道與江原道,特別是忠清道。先前在此間對文在寅的支持還超過朴槿惠,但候選人登記之後,則是朴槿惠處於領先優勢。這也可以說明,為何大選開跑之後,除了兩人出生地之外,兩位候選人都將忠清道列為優先拜票的地區。
2. 北韓因素:
北韓因素得從兩個方面來討論。就南韓國內來說,做為主要爭辯的政策場域,進步陣營在金大中與盧武鉉主政時期,以對北韓開放性的陽光政策做為主軸,持續不斷地以經濟援助北韓,並且協助工業開發;但李明博上台之後,選擇與北韓保持距離,並且縮減對北韓的經濟援助與工業開發計畫。政策上的差異,顯示的是進步陣營與保守陣營在對北觀感、對美政策,以及對兩韓統一模式上的顯著差異性。
不過北韓因素並不只是一個「國內的政策議題」,隨著北韓對於南韓政策的回應(特別是軍事行動),事實上北韓因素之於南韓,已經是個外交和國際的因素。
天安艦遭擊沉事件
進步陣營的十年執政期間雖然增進了南北之間的交流,但其結果並未改變北韓政權的本質,而對北韓的同情,亦使得進步陣營無法回應北韓的人權議題;另一方面李明博上台後轉換的強硬政策,後果就是天安艦事件和延平島砲擊等軍事衝突的升高。
延平島週邊地圖
是以,雖然進步陣營在金大中和虜武鉉時期,透過「親北政策」來加分,李明博選舉時,可藉由「反親北政策」來加分,但在此次選舉之中,不論對進步陣營也好或是對保守陣營來說,雖然對北的主張仍舊有極大的差異性,但都盡量避免激烈地談論「對北政策」。因為「對北政策」已經不若過往,是可以為選情加分的議題。
但這樣的被冷處理,自然也不是北韓所願意的。因此這幾天北韓發表了將在本月中旬試射飛彈的宣言。這明顯地是要宣示,北韓仍舊有以武力來影響韓國選情的能力與意圖。
小結:
「地域主義」和「北韓因素」,是直接會影響南韓政治風貌的實存現象,並且是值得在學術上研究的議題。然而這兩個議題卻越來越不好直接拿來做為「政治行動」上的論述與操作對象。這點我們可以從兩位候選人的實際行動(勤於拜票之地)與發言(政策論述中避談刺激性言語)中獲得確認。
只是近日北韓的發射飛彈宣言,將逼著兩位候選人必須要適度地以其對北政策來做為回應,但因為對北政策已經不再是加分議題,因此如何「冷處理」或許將成為兩陣營的共同基調。
地域主義是指,南韓選民的投票選擇會有依照地區不同,而出現明顯地投票差異的傾向,而這個投票差異是依附著「政黨」所出現。此次大選前後的民調結果依然顯示,兩黨的政治基盤
還是分別在湖南地區與嶺南地區。
依照目前民調來看,民主統合黨以及文在寅,在全羅南北道(湖南地區)的支持度超過七成,而新世界黨與朴槿惠,在慶尚南北道(嶺南地區)的支持也在七成之譜。
分割南韓選民投票取向的地域主義
原本比較令人期待的是,安哲秀的參選是否能會為地域主義帶來影響與產生改變,但隨著其退選,選情又回到傳統上的兩黨對決競爭模式,事實上地域主義的現象仍舊是存在的。
1997年與2002年,兩次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結構頗為類似。其中藍色是大國家黨的得票領先地區,綠色是民主黨領先地區。兩次大選由金大中與虜武鉉獲得勝利,而苦主都是李會昌
但對比於這兩個地區的固定投票傾向,大首爾地區由於選民對於電訪的拒答率較高,加上年齡別的投票率高低會影響,所以不是很好評估,但大抵上最後的得票率都是十分接近的。
不過,支持率變動可能性最大的地區,則出現在忠清南北道與江原道,特別是忠清道。先前在此間對文在寅的支持還超過朴槿惠,但候選人登記之後,則是朴槿惠處於領先優勢。這也可以說明,為何大選開跑之後,除了兩人出生地之外,兩位候選人都將忠清道列為優先拜票的地區。
2. 北韓因素:
北韓因素得從兩個方面來討論。就南韓國內來說,做為主要爭辯的政策場域,進步陣營在金大中與盧武鉉主政時期,以對北韓開放性的陽光政策做為主軸,持續不斷地以經濟援助北韓,並且協助工業開發;但李明博上台之後,選擇與北韓保持距離,並且縮減對北韓的經濟援助與工業開發計畫。政策上的差異,顯示的是進步陣營與保守陣營在對北觀感、對美政策,以及對兩韓統一模式上的顯著差異性。
不過北韓因素並不只是一個「國內的政策議題」,隨著北韓對於南韓政策的回應(特別是軍事行動),事實上北韓因素之於南韓,已經是個外交和國際的因素。
天安艦遭擊沉事件
進步陣營的十年執政期間雖然增進了南北之間的交流,但其結果並未改變北韓政權的本質,而對北韓的同情,亦使得進步陣營無法回應北韓的人權議題;另一方面李明博上台後轉換的強硬政策,後果就是天安艦事件和延平島砲擊等軍事衝突的升高。
延平島週邊地圖
是以,雖然進步陣營在金大中和虜武鉉時期,透過「親北政策」來加分,李明博選舉時,可藉由「反親北政策」來加分,但在此次選舉之中,不論對進步陣營也好或是對保守陣營來說,雖然對北的主張仍舊有極大的差異性,但都盡量避免激烈地談論「對北政策」。因為「對北政策」已經不若過往,是可以為選情加分的議題。
但這樣的被冷處理,自然也不是北韓所願意的。因此這幾天北韓發表了將在本月中旬試射飛彈的宣言。這明顯地是要宣示,北韓仍舊有以武力來影響韓國選情的能力與意圖。
小結:
「地域主義」和「北韓因素」,是直接會影響南韓政治風貌的實存現象,並且是值得在學術上研究的議題。然而這兩個議題卻越來越不好直接拿來做為「政治行動」上的論述與操作對象。這點我們可以從兩位候選人的實際行動(勤於拜票之地)與發言(政策論述中避談刺激性言語)中獲得確認。
只是近日北韓的發射飛彈宣言,將逼著兩位候選人必須要適度地以其對北政策來做為回應,但因為對北政策已經不再是加分議題,因此如何「冷處理」或許將成為兩陣營的共同基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