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政經觀察 (1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經了1987年六月民主大抗爭之後,在該年十月修憲後的韓國便開啟了其「第六共和」的歷史。此後,每任民選總統的政府幾乎都會被加上一個好記的通用名稱。這些名稱,有些是出自該政權的自我宣傳,有些則是媒體的通稱與慣用,但會被人們所記住的政權暱稱,在在都提醒我們:「自我認同」(identity)絕對還是得要經過「他者」(others)的認同,才有可能成為普遍且有效的自我命名。

歷任韓國總統照片。上排五人為民選總統,由右到左分別為: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以及李明博。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韓國學韓文做研究的那段期間,所有非學術類的韓國書籍中,影響我最深的大概就是由目前任教於聖公會大學的經濟學者禹皙熏(우석훈)教授與曾在雜誌社擔任記者的朴權一(박권일)所合寫的《八十八萬世代:在絕望的時代所寫的希望的經濟學》(88만원 세대: 절망의 시대에 쓰는 회망의 경제학)。
 

此為《88萬元世代》的完整書皮。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首都遷都案是當年盧武鉉競選時所主打得政見之一。由於地域主義的發展,以及首爾的過於靠近北韓,因此為了國土的區域平衡發展,他提出了遷都政見,並且在2003年時立法通過行政首都的特別法。

然而2004年憲法法院判定此法律案違憲(我記得是81),認為若要遷都,必須修憲。但為了能順利推動其政見,盧武鉉選擇用個迂迴的方式,亦即不修憲來更改國家首都,但是將行政機關逐一遷移,因此才會成為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並非遷移首都,而是新設行政首都的「行政首都世宗市」的出現。

只是該計畫的推動,一直受到政治上的一些影響(例如在
2004年同時出現了四大釋憲案:包括「彈劾大統領」、「國都遷移計劃」、「國家安全法廢除問題」以及「因信仰拒服兵役」。)因此一再被推延。此外,針對地點的選定,以及行政機關搬遷的順序,都受到很多來自內(公務員反對)外(各地區爭取計畫的設立)的阻力與介入。


因此到李明博上台時,原本想要徹廢行政遷都,並且主打他的四大江運河計畫。不過當李明博才放出希望撤回行政首都的計畫案時,馬上就受到很大的反對(主要也是當時受到盧武鉉自殺事件,還有美牛事件的影響),因此後來乾脆就按此計畫持續推動,並且在不久之前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的機關搬遷。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民族新聞的網路電視中有一個節目”한귀영의 1234”(韓貴英的1234),每日會用幾個數字來看當天的時事新聞。

今日數字是51.8。這個數字其實是今日民調結果中的一個數字,代表的是這次總統大選中希望能夠政權交替的民眾比例。其實,原本選擇政權輪替的比例應該是56.7%,但必須減去支持政權輪替卻又想把票投給朴槿惠的4.9%的選民,因此得到51.8%這個數字。

不過,在支持政權輪替的人之中,雖然有71.8%的人,不論在野陣營由誰出馬都無所謂,都會將票投給單一化後的候選人。但有16
%的人是:只支持安哲秀若文在寅出線則不想投給他;而8%的人則是:只支持文在寅出線,若哲秀出現則不願投給他。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韓民族新聞的這則"종편, 손실 1천억원대. 시청률 0.4% '총체적 부실'(綜編,損失近千億元,收視率0.4%「整體的經營不善」)"報導,心裡感覺很悶。

韓國的有線電視頻道(Cable TV),原本都是單一性質頻道(體育、戲劇、教育、新聞……等)。但李明博政府以多元性質的綜合頻道(在韓國稱為綜合編成頻道,簡稱綜編)能夠增加經濟收入並創造就業機會為由,增設了四個綜編頻道。

先不論是否真能增加收入與創造就業,光是誰有資格來成立頻道,在韓國就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因為,審查過程中,引發了放送通信委員會對mbc報導其誇大綜編經濟效應的訴訟事件(最後無罪宣判)。而事實上,最終被選定的四家業者分別是:J
TBC(中央日報所有)、TV조선(朝鮮日報所有)、채널A(東亞日報所有)以及MBN(每日經濟新聞所有)。這四個新頻道的東家的共同特色為何?他們就是「朝中東+每日經濟」的保守派系四大報。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教師節,突然想到在韓國教育界中,一個非常特殊的制度設計:地方行政中的 "教育監(교육감)"制度

雖然韓國一直有教育部的存在(現名稱為科學教育技術部),但是由於受到美軍政時期的影響,在建政之前便有了若干地方分權的觀念,而地方自治團體中的教育行政為了求其獨立,便有交由獨立委員會來監督執行教育行政的傳統。歷經數次地方教育制度的變遷,現行的地方教育行政已演化出"教育監直選制度"。 

依照2010年二月26日所修正的「地方教育自治的相關法律」之規定,教育監候選人的資格為:在該市、道中具備被選舉人資格者,自登日參選日起回溯一年之間,無實際政治職務,且其教育經歷或是教育行政經歷五年以上或是兩者合計五年以上者(過去曾從二十年下修至十五年,此次大幅下修經歷至五年的規定,乃是希望讓選民能有更多的適任者選擇)。由此規定,便可看出教育監必須是:具備教育理念與實務的「有學養」與「高德望」者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日,新世界黨朴槿惠候選人對其父親的516軍事革命、維新憲法體制,還有人民革命黨事件等過去史問題認為「奇蹟式的成長背後,以軟弱的勞動環境,犧牲了受苦的勞動者,而在面對北韓時,訴諸安保,另一面卻用公權力來侵害了人權」……「因此,對因這些事而感到受傷或被害的人與其家屬,在次第至上真誠的歉意。」並宣示要成立「國民大統合委員會」。

但事實上,朴槿惠候選人在兩週之前(九月10日)接受 <�文化廣播>(MBC) ‘손석희的視線集中’電台節目訪問時,面對主持人「是否有想過對於人革黨事件
的被害者致歉?」的提問時,回答到:「對於這部份,大法院不是做過兩種不同的判決嗎?」因此「對於這部份不也應該交給將來來判斷嗎?」(按,針對「人革黨再建設委員會事件」的判決有兩次,一次發生在1975年4月大法院判決死刑;2007年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再審改判。)此番發言,引起了廣到的反彈與回應。

對照當時的發言,新世界黨
朴槿惠候選人等於在兩週之間,迅速地「完全轉變」其歷史觀點
。但這種在以勝選為前提之下,面對對其父親獨裁的沈重包袱,所提出的修正回應,仍難以隱瞞她第一次發言時,心中的所思所想。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鄉新聞社論:確認「非正規職法」之界限的勞動部實態調查

大要:
2007年,非正規職相關三個法律施行之後,在非正規職相關政策的核心政策:「期間制與短時間勤務者保護等相關法律」(期間制法)中規定了「期間制勞動者在兩年後應轉換為正規職」的條款。也就是說,如果勞工以非正規職工作了兩年,沒有特別的事由的話,其所服務之公司都應自動幫助將非正規職勞工轉換為正規職務。當時,勞工界對此政策反彈理由為,這個制度將會成為導致非正規職勞動者,兩年後自動喪失工作的制度。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節譯自韓國日報網路新聞금메달 딴 한국선수보다 기뻐한 그들 비인기 스포츠서 '金맥' 캔 기업들

http://news.hankooki.com/lpage/economy/201208/h2012081221083321540.htm

 

在這次的倫敦奧運中,韓國獲得了期待以上的金牌成果。其中奪牌的主力是射擊、射箭、擊劍還有體操等項目。而這些並非人氣體育項目的獲獎,背後主力是大企業的全力支援與贊助。

倫敦奧運中贊助成果最豐盛的則是現代汽車、sk、還有韓火集團。現代汽車資助的射箭,囊獲該項目中四個金牌中的三個。對此項目的贊助緣起於鄭夢九會長,他在1985-1997年擔任大韓射箭協會會長,現在該協會會長則由其長男接任。在二十七年間,現代汽車在射箭這一項目提供了超過三百億韓圜的資助,光是這兩年就花了四十七億三千萬韓圜。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國科會朱敬一主委的「台灣人才斷層再無作為將死狀甚慘論」與「台灣碩博士將突破百萬大關」,這兩個看似矛盾(人口的23分之一都是碩博士高等學歷,卻出現人才斷層?!)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的迴響與討論。

 

仔細一想這兩個命題若要同時成立,要不就是台灣留不住這百萬人才,要不就是這百萬碩博士並非人才。此時,我們還得回過頭來思考,到底什麼是「人才」?

 

朱主委以及若干經濟學者,依照古典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學的原理,控訴台灣不尊重人力資源的市場機制,給予所謂人才的待遇太低(甚至說人家是肥貓),因此造成人才出走,這也是台灣人才斷層出現的主因。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這些經濟學者眼中的人才,其實應該是指涉具有研發、創新或是管理高科技業的人(甚至還要具有外語能力與國際觀),這類的人,才是所謂的「人才」。若依照此觀點,教育部高等教育中所累積出來的近百萬碩博士,其實「並不都是人才」。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台媒似乎開始密集的注意,韓國又有哪些東西拿到世界第一。自由時報就轉譯了一篇 - 全球暢銷烈酒 韓國真露奪冠 的外電。只是,對於韓國燒酒得到世界第一的背後,又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1997 年金融風暴之後,韓國燒酒的宗家「真露集團」破產倒閉,從19982005年之間,由法院接管,直到2005年才被HITE集團所引收而成立了 HITE真露」。真露的韓文名稱,也因此經歷了'진로참진이슬로참이슬 fresh, original→참이슬calssic'的改變(真露的漢字為진로,참이슬則是為將其漢字音改用韓字標示)。

為了配合口味的差異,真露燒酒每隔幾年真露燒酒就會調整其度數。原本過去消費者熟悉的燒酒濃度為25度,1998年被法院接管後發行的참진()이슬로 ()度數為23度,2001年改為22度,2004年改為21度,2006 年改為20.1度(참이슬original)並順勢推出19.8度的참이슬fresh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個國家都有該國最常被使用的入口網站,而且依照不同的入口網站,搜尋之結果會有略為不同。韓國最大的入口網站是네이버 NAVER,其使用率高達70%,但說實在話,其搜尋結果卻往往另人不意。一方面由於其完全遵循國家所訂定的網路實名制規範,因此很多資料必須重重登入方能取得;另一方面又由於資料被轉引至NAVER底下的部落格或是網路空間時,其搜尋引擎會選擇優先列出這類的資訊,導致無法直接找到資料的正確來源。

 

只是透過其他的入口網站,其所蒐集羅列的韓國相關資訊又不是那麼完整。因此在蒐集韓國資料時,往往會陷入一個兩難:明明知道要透過NAVER找到免費、直接,且正確的資料得花上一番功夫,但比起google等其他入口網站,的相關資料量還是相對地齊全。

 

本來我也不是很理解,為何想在韓國搜尋個有用的免費資料會這麼地困難,但底下這篇網路漫畫(우리나라 포탈의 미래를 생각해 볼 만화,嘗試思考我們國家入口網站未來的漫畫),卻簡要地但完整地說明,韓國網際網路生態為何會成為今日的樣貌。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在韓國做研究的期間,為了增強語言能力,最愛做的娛樂之一便是看韓國電影以及購買其電影DVD(還有去KTV唱歌XD)。而出自於本身研究上的興趣,自然對於探討韓國政治議題的電影有著更多的關心。曾經設想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開個課程,課名就是:「從韓國電影看韓國政治」。有趣的是,我認為可以用來討論韓國政治的韓國電影,恰巧都是集中在金大中和盧武炫這兩任政權轉換期間所推出的電影。自19992008年這十年間,我選出了十部頗具政治性意含並可以以之討論韓國政治的電影,依照其播出的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1.      쉬리1999.02.1(中文片名:「魚」,敘述南北韓之間的間諜活動)

2.      공동경비구역JSA 2000.09.09(中文片名:「共同警戒區JSA」,假想發生了在38度線的北韓哨兵中彈身亡事件後的南北互動)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為一個所謂的知識生產者,對於”Think tank(智庫)所提出的研究報告,究竟能有多少實際的政策影響力量?這樣的問題,有著十分強烈的好奇心。

就直覺上來看,相較由民間之企業或政黨所組成的智庫,似乎直接由政府出資的研究機構,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會更大。只是這些研究機構的影響力究竟是來自其「率先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再指導政策發展?」還是來自其「服從已做出的政策決定再引導研究走向?」卻是個很難回答的答案。個人認為,若想要瞭解究竟一個智庫能對政府的政策有何影響力之前,必須先釐清其與政府之間的關聯性,才能進一步去探討智庫的研究與政府政策變化之間的關聯性。而要判斷一個智庫與政府機關之間的關聯性,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看其運作資金之來源。

        在韓國,凡具有官方性質的智庫,亦即有政府預算補助之研究單位,就是所謂的「政府出資研究機關」。其乃依據「政府出資研究機關等設立、營運與育成之相關法律」以及「科學技術本業政府出資研究機關等的設立、營運與育成之相關法律」的法律依據,所設立的研究機關之通稱。目前的韓國在「經濟、人文、社會研究會」;「基礎技術研究會」;「產業技術研究會」等三大領域下,共有五十個由政府出資之研究機關,而直接交由政府獨占監督之研究機關有十三個。整理如下:1

 

一、「經濟、人文、社會研究會」(23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能源經濟研究院、韓國教育開發院、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韓國租稅研究院、韓國政策研究院、國土研究院、政府通信政策研究院、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韓國法制研究院、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統一研究院、韓國交通研究院、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韓國環境政策評價研究院、產業研究院、韓國開發研究、韓國勞動研究院、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相較於2011年第一季,各項經濟指標並不算太差,但是韓國國內有兩種對立的氣氛。一種是持續2011年下半季動盪不安的悲觀論;一種則是對2012年全年報持樂觀的態度。三星經濟研究院(SERI)的한국경제 회복세는 탄탄한가? (原文於 2012.4.25 發表於CEO Information,第850號。此處為網路新聞,非全文)研究報告則認為,造成目前韓國經濟不安有主要四個因素,而政府應該致力於建造穩定的金融環境(包括金融與政治的安全),並且促進民間自發的經濟恢復能力。

 

造成韓國經濟四大不安原因

一、出口不振:先進國財政危機與激烈的競爭導致外銷出口環境惡化;

二、物價急升:持續增高的民生物價,導致民眾的消費心裡未能改善;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遇到危及國家安全的議題(安保衝擊),股價變動可說是反應最敏感的金融指標。而對韓國來說,最顯而易見的安保衝擊則來自北韓無預期所發起的安保事態。

三星經濟研究所(SERI)最近的一份報告書”북한발 안보충격과 주가 병동”(北韓發起的安保衝擊與股價變動)就試圖整理分析自1998年以來,迄今所發生十次突發的北韓安保事態之後,韓國股市反應的類型,以及造成其反應的原因。

依照此報告書的分析,在北韓所發動的安保事件之後,韓國股價有如同V字型的變動,且平均在五日之內恢復常態。而實際的反應主要可分成三種型態:”無反應型(R0)”、”小幅下滑/短期恢復型(R1)”以及”大幅下滑/中期恢復型(R2)”。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關於北韓突發性的砲擊挑撥行徑,大體來說有以下幾種說法:1.以此團結內部來鞏固金正恩體制;2.北韓內部強硬派與穩健派的紛爭;3.意圖將西海紛爭區域化;4.對於李明博過去十年對北政策是錯誤的說法(2010統一白書)予以回應。

如果以理性分析來看,個人認為第四點加上第三點是比較可能的選項,在二十五號即將舉行的南北韓紅十字會談之前,採取激烈的行動,一方面可以促使南韓軟化其對北政策的基調,另一方面將之後可能發生衝突的區域限縮在西海一帶。

不過朝鮮如果能以理性來判斷的話就不是朝鮮了。。。XD 跟沒有遊戲規則(或是自創遊戲規則)的人打交道,真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想寫的兩篇文章。但最近真的沒時間寫……先在這裡做點小預告。兩篇主要想論述的內容與主旨大抵如下:

 

第一篇:

對於韓國發生燭火示威的討論其實已經很多,也有人已經掌握到這次燭火示威跟web 2.0的應用有關,也有人注意到燭火是由一群高中生發起的。這篇文章想先針對燭火示威發起的原因,高中生上街頭的主因(主要是教育問題,包括英語公教育、零校時問題,而不是因為被逼迫吃美國牛肉)說起,然後論述韓國在怎樣的條件下,支撐了此種新型態的社會運動的產生。而目前燭火示威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能量持續的問題,而是在既有的政治社會架構之下,從新社會運動(網路無核心以及無主軸的動員,或是《帝國》一書所描述的雜眾的對帝國的反抗)退回舊社會運動(工運、社運、政團的集體動員,符合集體行動邏輯的論述)時,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此外,也想稍微討論一下韓國保守團體一系列「火拼」的反擊(從對MBC的抗議說起),以及保守勢力如何應用新型態的社會運動的渠道與進步勢力展開新一波的抗爭。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看到媒體報導為紀念北韓入侵五十八週年(六二五),韓國的行政安全部對一千零一十六名國、高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但令人驚訝的結果是,調查報告顯示,知道韓戰始於一九五零年的學生不及半數,並且也僅有四成八七知道這場戰爭是共產北韓發動。而其他學生則分別表示韓戰的起因認為責任在於日本(一成三五)、美國(一成三四)、俄羅斯(一成一)、中國(百分之三點四)與南韓(百分之二)。   

南北韓之所以會成為分裂國家,除了當初戰後美蘇勢力的對峙以及信託管制的失敗等背景因素,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原因,當然就在於接受蘇聯武器支援、中國背後支持的北韓共產黨的揮軍直下,因此六二五韓戰的直接導火點就在於此。

朝鮮日報就以한국안보 위협국은 "미국" 협력해야할 나라도 "미국"對韓國安保威脅的國家是美國,最應該合作的國家也是美國)報導了這則新聞,並強調這是南韓中學生「安保意識」的混亂。同時朝鮮日報的漫畫專欄也對此進行了嘲諷的批判,認為這將「歸功」於前兩任總統進步勢力的總統。我們要如何看待這則新聞?難道現在所謂的「赤色份子」(빨갱이),再也不是南韓新一代國家主人翁心目中最主要的敵人了?

個人認為,我們首先必需要釐清一個重要的問題,亦即:中學生們對於誰是敵人的認知狀態(誰是我們最大的安全威脅),以及對於歷史事件的理解(例如哪一年發生韓戰),是兩個不同面向的議題。前者是心理與價值判斷,後者是歷史與事實理解。這樣分開來看的話,我們就能夠充分理解到這幾則新聞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訊息。

就心理與價值判斷層面來分析,美國成為韓國安保最大威脅國的想法,其實早在美國暗許全斗煥的軍事政變,並默許其在光州民主化運動中展開軍事鎮壓的過程中,便埋下了「反美」的種子。然而對於共產政權的恐懼,又非美軍不能防堵紅色政權入侵的想法,卻源自一九五零年代冷戰的遺緒。因此如今中學生所反應的,不過是這二、三十年間其父執輩不斷複製的想法。這個問題別說是問中學生,應該是全體南韓國民安保意識形態的縮影。

但就歷史事實的理解,韓國中學生變顯現出非常弱的一面。事實上,近年來保守與進步史觀的差異(簡單來說,保守史觀親美反北、進步史觀親北反美;保守史觀強調威權主義時期的政治遺產、進步史觀宣揚民主價值與民族統一的願景),已經引發對當代韓國史重新書寫的爭論,並且各自有在不同史觀上所建立的不同的歷史書寫。然而這樣的不同書寫中,對於韓戰是哪一年發生的,這一類歷史事實卻是不會有任何差異存在的。那麼中學生回答不出韓戰的時間,這代表了什麼意含?個人認為,南韓民眾對於歷史科的教育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人可能不曉得,在目前南韓現行的大學考試制度之下,即便是人文科系,「國史」並不一定會被指定為「必考科目」。韓國目前的大學考試分發主要有三個過程:論述(韓語作文,不分學校)、修能(指定科目,各校辦理)、以及內審(高中在學成績審查),之後再進行各校的面試,最後再以綜合成績來個別申請入學。而修能(修業能力)所考的科目就大有學問了。我在去年曾經看到一篇新聞報導,他的標題是「國史必需要好才能進入首爾的好大學:九個私立大學2010學年度開始國史將列為人文學系必考科目」,內容便在批評目前的考試制度使得學生不在乎國史科目,造成歷史知識的低下。(我對此篇報導也做了些韓文的討論與省思,附在這裡(韓文版)。)據了解,目前也只有首爾大把國史列為必考科目,但是那些一開始就不敢以首爾大為目標的學生,乾脆一開始就不念國史這一科目,並且在龐大的升學壓力中,有哪些學生還會花時間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之上呢?

那麼,韓國學生要在哪裡學習他們的歷史知識呢?新聞、媒體、電視節目變成為他們建立歷史知識與價值觀念的源頭。因此朱蒙與太王四神紀等古裝連續劇可以媲美金庸小說在台灣的地位。那也無怪乎學生回答不出來韓戰是在哪一年發生的這樣一個簡單又僅是事實陳述的問題了。因此,有時候制度的選定,將會造成不可預期的結果。當然可以想見的是,一旦國史考試進入大學考試的必修科目之中,考題中所顯現出來的史觀,極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爭議的焦點。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董思齊(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後選人/韓國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在南韓民主化過程中,贏得最大多數壓倒性票差的李明博總統,在當選的那一刻開始,原本極高的支持率竟然就開始下降,最近甚至低到17%,已經達到危及政權穩定的程度。在選舉結束,確定獲選時李明博所作的當選感言之中,曾經發誓要把選民當天一樣來服侍,並且獲得近八成支持率的李明博總統,為何會從拯救韓國經濟的CEO大統領,變成人民要求OUT的對象呢?其實這樣的發展是有跡可循的。

從推動英語投入教育(在中學使用英語而非以韓語來教學英語)、強行推動「大運河計畫」、親選富有卻有不實申報財產問題的內閣成員……,這些事件使得剛就任的李明博政府支持率馬上就跌破了五成。緊接著李明博以企業領導的理念,意圖將醫療保險、自來水公司以及高速鐵路公司等與民生相關的公營事業加以民營化,進而得罪了原本支持政府的公務員。接著是訪問友邦日本與美國,進行兩國正常會談時,不當外交舉措所以引起的指責(對日本首相行鞠躬禮而非韓國所慣行的握手禮,幫美國總統駕車)。此外,百日之內便宣佈競選時所提出七四七政策的破局(百分之七經濟成長率,國民所得四萬,全球第七大經濟體),讓人民大失所望,而政府宣稱已經管制的原料物價卻仍不斷地高漲……,這些事件都使得李明博的支持率持續地一路向底滑落。而壓垮李明博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透過衛星轉播,在所有韓國國民面前,當著美國總統布希面前所送上的那份同意美國牛肉進口的大禮。至此,2002 年美軍裝甲車撞死兩名女學生事件、2004 年反對對盧武鉉總統進行彈劾案所掀起的兩次市民集體「燭火示威運動」,之後,燭光再次點亮了首爾的街頭。

heisd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